知足·不知足·知不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1549
颗粒名称: 知足·不知足·知不足
分类号: G2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知足和知不足都是人的心态,知足使人感到幸福,知不足则能激励人进步和提高自我价值。知足和知不足都需要自我控制和把握,知足者常乐,知不足者则能不断进取。同时,知不足者也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关键词: 河东区 知足 不知足 知不足

内容

人有七情六欲,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人只有满足相对需求时才会感到知足,而较高的一些需求,则能激发人的进取心。但一旦这些较高需求得到了满足,便要做到适可而止,用自我控制来羁缚“欲海难填”的心性。人的这种知足心态,就达到了心高有度的境界。
  《知足歌》曰:“人生尽受福,人苦不知足。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相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这首《知足歌》把人心高有度说得很具体很主动。对于物欲名利,人们应该用知足的心态来衡量和把握。“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大诗人白居易自号“乐天”,就是看穿了人的物欲有限性,因而对此处处知足,从而把心性放在写诗上,写出了许多好诗篇。这种知足心性就是判断自我和外界关系的一种综合反应,能正确把握住自己的欲念,从而可以做到知足常乐了。
  人们也有种种不知足心态,对这种种不知足心态要做具体分析。有些不知足,是参与社会竞争,提高自我人生价值。这种不知足是开拓进取精神的表现,这种不知足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是值得提倡的。这种不知足是具有促进社会进步意义的。但是另一种不知足是欲海难填,随心所欲的不知足,而且常常以不合理、不合法、不道德手段刻意追求和掠取,这种不知足常以损人害己告终的。
  《不知足诗》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定,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臬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首《不知足诗》把欲海难填的不知足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凡是欲海难填者,常导致“自诛阵”的下场。小说“镜花缘”中描写了一个“自诛阵”,可以不布一兵一卒,而以才、贝、巴、刀、水、酉(即财、色、酒)布之,凡入阵之人,若无清醒头脑,便见财则贪,见色则淫,见酒则醉,在尽情享受中自取灭亡,欲海难填者的不知足必然有着“自诛阵”的下场。
  相比之下,知不足者为高明之人,这是人生一大境界。“知足知不足,有为弗为。”这是著名作家冰心的祖父写的对联之一,冰心记得祖父解释这副对联的含义是:“有的东西,比如衣食住行吧,虽然简陋朴素一些,也应当‘知足’;而对于追求知识学问和修养品质就应当‘知不足’。”
  常怀着“知不足”心态,就会用渊博学识丰富自己头脑,并砥砺自己的品德和操行,时刻做到自尊、自重、自省,那样就会振奋精神,使自己生活感到充实,还会洋溢着一种幸福感。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严志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