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学堂百年紫檀教鞭现河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1397
颗粒名称: 武备学堂百年紫檀教鞭现河东
其他题名: 填补文物遗存资料空白 提供历史研究实物依据
分类号: K875
摘要: 本文讲述了天津东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牛世清近日在一位文物收藏爱好者手中偶然发现了一支刻有“武备学堂”字样的紫檀木镶嵌象牙教鞭。经文史专家鉴定,这支教鞭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关于天津武备学堂的唯一遗物,填补了相关文物资料的空白,为研究天津武备学堂的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关键词: 天津东达房地产开发公司 武备学堂 文物收藏

内容

本报讯
  天津东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牛世清近日在一位文物收藏爱好者手中,意外发现并求得一支刻有“武备学堂”字样的紫檀木镶嵌象牙教鞭。据文史专家鉴定,这支曾在清朝光绪年间使用的教鞭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有关天津武备学堂的仅存遗物。它的发现不但填补了天津武备学堂文物遗存资料的空白,而且对研究考证天津武备学堂的创设沿革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据河东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的史料记载,由洋务运动发起人、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幕僚、时任津海关道的周馥主持建立的天津武备学堂,创办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学堂最初设在天津水师公所,后迁移至海河东岸的新址即现在的河东区大直沽地区。驰名中外的天津武备学堂(后改称北洋武备学堂)是清政府在李鸿章的建议下,为改变清朝军队落后状况、增强国防能力而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培养现代军事指挥人才为目标的新式陆军学堂,对于中国近现代军事发展影响非常大。曾经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的冯国璋、曹锟、段祺瑞和后来担任北洋军阀陆军总长的张绍曾、蒋雁行,曾任京畿卫戍总司令的王怀庆,任天津镇守使的商德全,任铁路局总工程师的柴俊畴和担任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的李希明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来。学堂招募的学员从当时的直隶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所辖各兵营中经过严格选拔考录,教官则从当时军事技术较为发达的德国延请而来。学员们主要学习西洋枪炮的使用方法及“土木营垒、行军布阵、分合攻守各法”。从天津武备学堂走出来的毕业学员后来为袁世凯所重用,充实到其组建的陆军新军之中,成为了后来的北洋军阀“骨干分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天津武备学堂又成了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一个坚强堡垒。1900年6月,攻陷大沽炮台的八国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一带与英勇的义和团战士展开激战。当时正在武备学堂内的90多名学员基于爱国之情自动把大炮架在墙头,向河对岸的租借地开炮,给盘踞在租界里的侵略军构成极大威胁。17日下午,170多个英、德、意、澳等国士兵渡河围攻武备学堂,90多名学员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毫不畏惧,勇敢顽强,坚决抵抗,视死如归,最终因学堂边存放弹药的仓库被炸而全部英勇地战死在疆场,谱写了一曲中国近代史上反帝爱国的壮烈篇章。
  正在大直沽地区兴建武备学堂公寓的东达公司总经理牛世清不久前在一位文物收藏者家中意外发现了一支写有“武备学堂”字样的教鞭,此物的发现令牛总经理兴奋不已。持宝人在牛总经理的多次诚挚的恳求之下最终同意将教鞭转让给东达公司,为即将建成的“武备学堂公寓展览馆”提供一件“镇馆之宝”。这支精美考究的武备学堂教鞭为紫檀木材质,通长52.2厘米,粗端直径1.6厘米,细端直径1厘米。教鞭顶部嵌有象牙装饰头,据手柄12-16厘米处镶嵌有一块长3.6厘米、宽1.2厘米的象牙块,上书“武备学堂”字样。经研究洋务运动历史的专家鉴定,由于武备学堂随着那场大爆炸而变成了一片瓦砾,遗址已荡然无存,这件品相尚佳的器物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武备学堂仅存遗物,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武备学堂文物资料遗存的空白,而且对研究考证武备学堂的创设沿革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段新培
责任者
周学庆
责任者
段新培
责任者
牛世清
相关人物
李鸿章
相关人物
冯国璋
相关人物
曹锟
相关人物
段祺瑞
相关人物
张绍曾
相关人物
蒋雁行
相关人物
王怀庆
相关人物
商德全
相关人物
柴俊畴
相关人物
李希明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