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关爱 让老年人远离精神障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1304
颗粒名称: 真情关爱 让老年人远离精神障碍
分类号: C9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和全社会都关心、理解和支持老年人,才能降低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支持。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理疾病 精神健康

内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和每个家庭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老年人因为不能自行调节而引发心理障碍,他们心理的承受能力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该如何关爱我们身边的老人,已成为每一个家庭不容回避的问题。当今许多家庭暴力事件是因老年抑郁症引起的,由于没有及时的发现与治疗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于那些身处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的就更多。
  今年9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共同确定的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为了帮助读者更全面了解老年精神障碍的有关问题和预防措施,记者就相关问题深入心理卫生部门进行了采访。
  天津社会科学院老年问题专家、郝麦收教授说,老人的心理疾病已经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目前生活在都市里的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退休金或有子女们赡养,衣食有靠,在物质上很容易满足。但是随着“小三口”结构家庭的增多,如今近八成老年人独居,在精神上却缺乏慰籍。同时社会和家庭对老年这一弱势群体关怀不够,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低以及一些居委会主任“年轻化”以后,社区缺少老年文化娱乐、排遣孤独的场所等现状,使老人普遍有孤独、无助、无价值感、老而无用和自尊感不强的感觉,易产生焦虑和抑郁,尤其许多丧偶的老年人更是如此。
  影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生理因素等。人进入老年期以后,生理衰老明显加快,心理衰老和脑衰老也随之而来。这些生理上的改变,必然引起相应的脑功能改变或障碍,主要表现为智力减退、兴趣减少、固执保守以及孤独、焦虑、抑郁、多疑、恐惧、爱发牢骚等。这些情绪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长期精神不愉快,就会引发焦虑、恐怖、老年痴呆、抑郁和老年性精神病等精神和躯体上的疾病,当然偶然有紧张、抑郁、愤怒的情绪属于正常现象,但当一种或数种心理症状成为生活中的主导现象时,便需要予以格外重视。
  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是影响老年人精神障碍的重要心理疾病,这两种疾病涉及的人数最多,危害的程度最严重,患者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照顾。患抑郁症的老年人容易全盘否定自己,经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工作效率低,又浑身是病,对未来充满了绝望、自责、自罪的情绪,以为只有死了才能解脱。同时随着老年人年龄的越来越大,他们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表现价值不断降低,有些人自认为从叱咤风云人物逐渐沦落为社会弱者,这种自我衰老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对人际疏远的恐惧。一旦子女因工作、学习的需要离开父母,或者结婚单独另过,则父母自然会产生一种被疏远、搁弃的感觉,于是内心不免忧伤和痛楚。有些老人在退休前后生活境遇反差过大,缺乏维持心理平衡的“个人支撑点”,使得他们一时难以接受。而都市里封闭的环境和空巢家庭的出现使独守在家的老人很少有机会与子女及外界交流和沟通,有的看不惯子女和小辈的生活习惯,有的特别妒嫉儿子和媳妇的关系,也有的对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所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的心理变异,导致非常人格的出现,进而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压抑感和认知错误,形成精神障碍。如果任其发展,会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甚至会导致犯罪。
  张大爷在老伴去世后与儿子生活在一起,白天儿子和儿媳都去上班了,家里就剩下他自己一个人,很少有人和他说话。他经常感到不明原因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上感觉坐卧不安、烦躁,还伴有心慌、出汗、气短等症状,觉得自己要死了。儿子陪着他去医院检查,可是又检查不出病因来,最后心理医生给他的诊断结果是:轻度焦虑症。
  据了解,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心理卫生医院门诊量逐年上升,特别是最近三、四年,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其中近二成是老年人。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发现,与十几年前相比较,老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增加了10倍以上,老人得不到家人子女适当的尊重与支持是患病的主因。另外,城市老人比乡村老人患病多1.5倍,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多两倍。而大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除了服用抗抑郁药物外,还需要家人子女的体恤与照顾。
  心理专家指出,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标准包括健全的个性,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认知功能基本正常。精神健康是老年人长寿和安度晚年的基础,为了防止老年人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一是要满足其合理的个人需要,二是增强其积极生活的意愿。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是健康长寿、安全以及与人交往的需要。然而很多老年人在这些方面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生病后家人没有给予足够的亲情关怀。不少老年人虽年事已高,但壮志未酬,仍想发挥余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因退休或离休,无从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产生消沉和空虚之感,严重的甚至会失去生活的寄托。对此,社会和家庭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和必要的医疗服务,同时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老爱老,并使之形成一种风气,加强子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周围人的关爱和理解、没有整个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即使是医术再高超的心理医生恐怕也无能为力。因此,精神卫生不仅仅是心理医生的事,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事。在越来越多的精神困扰面前,我们首先要消除的不是精神障碍本身,而是我们对精神障碍的无知、恐惧和偏见。
  专家提醒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以及高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公众服务领域,应利用多种渠道进行科学普及活动,扩大宣传力度。针对老年人心理障碍的特点,开展门诊咨询、心理咨询求助热线等咨询服务,积极进行干预。不但能提高公众对心理卫生问题的认识,及早识别自身及周围人出现的心理异常或精神障碍,改变他们因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而对患者持有排斥、害怕、歧视的态度,还能舒缓老人的心理问题,更能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一些由老人心理疾病引起的家庭、邻里纠纷。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殿贵
责任者
李沐霞
责任者
郝麦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