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品读深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1131
颗粒名称:
品读深圳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精神面貌、创新观念和商业活力。作者通过描述深圳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深圳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实践,展示了深圳作为一个年轻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文章强调了深圳人努力工作、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积极探索新路子、新观念的商业头脑。最后,文章以邓小平同志的巨幅画像为例,表达了深圳人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归属感。
关键词:
河东区
深圳
改革开放
内容
大凡一个城市的知名度总是与它的历史是否悠久,文化是否繁荣,经济是否发达,地理位置是否重要,名胜古迹是否众多等等有关系。比如首都北京、古城西安、江南重镇上海、重庆、武汉……
然而在华夏大地上,有一座城市仅有20几年的历史却一再被国内外人士所津津乐道,它发展之快简直让人捉摸不透?!它就是深圳。
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召见广东省委负责同志,让他们在深圳这个特区里摸索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来。于是有了“深圳速度”,有了“时间就是生命”的口号,后来新中国的第一张股票也诞生在这里。此后,高昂奋进的《春天的故事》便唱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一个古老的国度却选择一个最年轻的城市作为自己重新起步之地和播种希望的“试验田”,这绝非是偶然的机遇,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深圳不拥有历史但它却承载着一个古老国度对未来的祈盼与思考,实践证明它成功了!
今年春节,我和家人踏上这块热土。虽是春寒料峭,地处亚热带的深圳早已是绿树成萌,许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卉竞相开放;宽阔的街道上涌动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其间高楼林立,霓虹灯光闪烁。这些对于生长在大城市的我并不太觉新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反倒是深圳人所特有的精神面貌。
这是一个移民聚居的城市,人们操着南腔北调的方言;这又是一个最年轻的城市,极少见到老人,在我亲戚住的偌大的小区周围只有四家幼儿园。
深圳人永远朝气蓬勃,永远不知疲倦,永远在努力工作,永远恪守着“和气生财”的古训。这些也许就是深圳从一个边陲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的秘密。深圳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或为官或为民,或务工或从商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大街被扫的一尘不染,商店售货员面带微笑让你把衣服试个遍,不买也绝不生气。农贸市场上的小贩把荸荠削去皮来卖。买一双皮鞋,小老板会把旧鞋的土擦干净装在盒子里交给你。让你找到“上帝”的感觉。这一切都做的那么自然、到位,他嘴里还会啧啧称赞着:“靓姐,你真有眼力!”
品读深圳,如同品读着一本鲜活的经济学教材。你不知干什么赚钱,人家已经想到了;你赚不到的钱,人家已经赚到手。反思种种说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问题,深圳人的脑子里装的全是新观念。
名闻遐迩的“锦绣中华微缩景观”,能让你在一天之内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江总书记亲笔题词的“世界公园”,又让你在一天之内饱览世界风光。还有“明斯克航母世界”,原是前苏联解体时的航空母舰,其尖端技术已被拆除,仅剩下一个庞大的空壳,它被深圳人买来搞成一个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博物馆。俄罗斯工艺品在这里卖得火,还有“俄罗斯小矮人艺术团”精彩的魔术表演,经营者赚得大把的钞票。
但我们发现:有一个地方既非公园又非名胜,一天到晚外地游人络绎不绝,他们有的人干脆坐在那里几个小时,久久地凝望、轻轻地交谈。这便是那幅著名的邓小平同志的巨幅画像前。因为这幅画像在电视中、画报上出现过许多次,游人熟悉而又亲切。面对画像,面对深圳,我耳畔回响起邓小平同志说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是的,他必将作为中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子而永载史册。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海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深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