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希洛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0840
颗粒名称: 小城希洛克
分类号: I054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赴俄经济考察期间,意外地找到了老同学傅克刚的弟弟克林,并听他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克林曾经是一名体操运动员,但在一次比赛中失误被取销了比赛资格,之后赴俄罗斯旅游时护照和钱被窃,被迫留在俄罗斯等待破案或回国筹钱。在莫斯科运河畔,克林遇到了一个会唱《喀秋莎》的女歌手卡佳,两人相恋并结婚,后来克林创办了一家运动与休闲的文化期刊,很赚钱。克林的人生经历表明了他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关键词: 人生经历 友情 河东区

内容

1996年,我参加了赴俄经济考察团。出国前夕,突然接到老同学傅克刚从上海打来的长途电话。他拜托我无论如何要找到多年前失去联系的“小小”。
  “小小”是他弟弟克林的昵称。我手中握着话筒,脑海里早已闪现出“小小”矫健的英姿——
  在八十年代上海体育馆举行的全国少年组体操竞技场上,“小小”夺标声高。尤其是他的鞍马项目,180度大旋转的灵活身躯和娴熟的技巧,曾博得全场长时间的欢呼!但是他在轻音乐中列队下场,刚刚走出中门时,就高兴得来了一个“倒毛”,这情景恰恰让上海队主教练碰上,挨了一顿克不说,还差点儿被取销了比赛资格!其实,“小小”细高挑,白净脸,总戴着一副米黄色的塑框眼镜,说话有些结巴,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现在他住在希洛克市,是俄国公民……
  考察团到达俄罗斯的第三周,就赶上圣诞节。原本秩序井然的市面和商店,一夜之间便充斥着各种样式的枞树彩灯和五色缤纷的节日礼品。那年隆冬,西伯利亚没有下雪,冷峭而干冽的风像一把把无形的大扫帚,将宏伟的赤塔市中心广场刮得纤尘不留……团里实行轮流休息,那天下午我在一位俄国朋友指点下登上西行列车。列车行驶了将近7个小时,穿过峭壁峥嵘的雅布洛诺夫山谷直抵傍山而建的希洛克市。阳光下,希洛克市红瓦蓝墙、鳞次栉比,背景是密密层层的原始森林,真是漂亮得像一张明信片!车站月台外面就是马路,金发俄国女警察指点了一条路径,我顺着笔直、宽敞的黑松林大道,穿过地形起伏的中心城区和人群络绎的交易市场,步行不过50分钟,便顺利找到了那个地址:“东8街心公园路12号”。
  这是一所路易十六建筑风格的小楼,银灰色泽的栅栏似乎显示了房主人不同寻常的身份。我站在雕花铁门跟前,悄然往院里窥望:
  只见10米开外停着一辆海蓝色的别克牌轿车,车旁是硕大的圆形花坛,而后面长方形的是菜畦,上面建有穹隆般的塑料暖棚。暖棚里灯光烁烁,能分辨出纵横交错的竹竿上红绿相映的蔬菜……
  我揿响门铃,“叮咚”声中窜出一条狗来。这是一条西伯利亚纯种犬,青灰瘦削的脊背上布满了黑点,它大声吠叫着朝我冲过来!
  “萨包契加!”呵喝声中楼门洞开,走出一个人来。
  我一眼便认出他——“小小”!
  “您好,这里是傅先生家吗?”我小心翼翼地问,像一个陌生人。
  他点头示意,及近,我才发现他已经不是我脑海中的“小小”了。那张俄国化的脸庞上刻着细微的皱纹,惟有笔挺西服包裹下的身材还能依稀透出昔日运动员的潇洒……我说来自中国,又提到傅克刚。只见他倒退一步跃过了栅栏;刚停下步子,便猝不及防给我一拳!
  “你疯啦?!”
  “哎呀,还真是你——阿升哥!”他猛然回身,高兴得露出了大剌剌的乡音。他用长臂搂住我,将我拽进那座豪华的欧式小楼里。
  楼里一片静谧。克林领着我参观了客厅、书房和起居室,整块大理石和镶嵌着俄国风格金线框的壁饰将屋内渲染得富丽堂皇。但是整幢楼里没有别人?!“小小”似乎看出我的疑惑,便主动告诉我——他的俄国妻子卡佳是希洛克地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负责人,现正在莫斯科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爱女尼娜在赤塔市的寄宿学校上学,她有一副好歌喉,已经出过一张童声光碟。克林还说,前苏联解体后,他自己创办了一家杂志社,出版名为《鞍马》的运动与休闲的文化期刊,发行量20多万份,很赚钱……
  深晚,在客厅深处的壁炉旁,我们聆听着松脂的吱吱声和树枝的哔剥声,不大工夫,火苗便舔着排列成“双十字”的原木欢快地燃烧。火光中,克林叙述了他奇特的人生:
  在八十年代出国潮中,他和几个同学选择了陆路,从苏联、匈牙利、荷兰,随后飞往美国。但在莫斯科中转坐地铁时,他背包中的护照连同5000美元统统被窃了。行期紧迫,同学们凑了1000美元,将他留在这里等待破案或是回国筹钱!
  克林甚至不知道那充满了沮丧和绝望的半个月是怎么度过的?在国家展览馆后面那个阴暗的小旅馆里,住着落拓画家、长途贩子和络绎不绝的上访者……那天傍晚,他来到汽笛声声的莫斯科运河畔,眺望着河面上行驶的货轮、驳船心中无限感慨。这时,高高的堤岸上飘来谙熟的旋律——名曲《喀秋莎》,那首歌用俄语来唱,在高扬中愈加弥漫着悱恻动人的恋情与祝福!克林听呆了,居然忘记自己身在异国他乡。
  那个女歌手就是农大学生卡佳。也许,这便是克林命运发生转机的一天。后来,他们相识并相恋了,而卡佳的父亲正是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参事,是中国通。克林决定留在苏联继续上学,但他没有通知自己家里,因为左邻右舍都风传他飘洋过海上美国了,实际上才不过跨出国门几步,他感到愧疚。他在著名的莫斯科大学选修俄语,不久,苏联解体了,他和卡佳结了婚;又根据新《移民法》取得了俄国国籍。
  我知道,正是俄国领事馆在核实情况过程中,同上海市公安部门接触,傅克刚才间接知道了“小小”的地址。想到这里,我插言道,你岳父呢?因为正是那双权力的手托着“小小”渡过十几年的留学生涯。克林迟疑了一下,继续说,叶利钦当政他出任驻德公使,后来便退休了。他是西伯利亚人,于是率全家回到赤塔……
  克林语调缓慢地说着,眸子里跳动着火光。我想,他为什么会因为这讨厌的虚荣心葬送了可贵的“亲情”呢?这时,他擎着烟斗的手颤抖着,突然改用上海话说道:“我想家,想爸爸妈妈,我想回祖国!”
  我在希洛克住了两天,克林用别克车送我回设在赤塔的经济考察团。他昨晚同克刚通了E-mail已决定选项目回上海投资。临行,他钻进暖棚摘了一口袋红艳艳的西红柿,他说,这是改良后的“哈尔滨1号”品种,是卡佳的“杰作”……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尹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