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文安灭蝗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0477
颗粒名称: 忆文安灭蝗战
分类号: K29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初,文安洼出现蝗虫成群,人们组织灭蝗大军捕杀蝗虫。学生们也参与其中,使用扫帚等工具和洋面布袋等装备扑打和捕捉蝗虫。政府还启用了飞机喷洒农药,最终彻底消灭了蝗虫。此后,蚂蚱变得稀少。
关键词: 文安洼 灭蝗战

内容

上世纪50年代初,那一年秋高气爽,庄稼长势喜人。玉米已经灌浆,大豆开始挂荚,高梁早早抽穗,整个文安洼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是时如果有少许蚂蚱点缀其间,反倒能透出几分诗情画意。更何况蚂蚱身着绿色羽衣,头竖两根灵巧修长的“翎子”,加上安之若素的性格和弹跳非凡的活力,常常成为孩子们掌中的玩物。但如果蝗虫成群,铺天盖地而来与人争食,那就骇人听闻了。
  那一天,我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原来晴朗的天气,突然变得灰蒙蒙的,天空中仿佛出现了一片片形状像飘忽的云,而声音像呼呼的风的东西,它们沉沉地迅速地向大地压下,接着就在漫无边际的田野上出现了数不清的蝗虫。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与这些来自重霄入侵的“飞贼”呼应的还有地上的不知从哪里冒出的“十万伏兵”——无翅的蝗幼虫,名曰蚂蚱的,也都随之蠢蠢欲动……它们上下结合,向庄稼发起围攻。用它们密密麻麻的身躯将一棵棵植株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用它们锯形牙齿贪婪疯狂地啃噬着绿叶等柔嫩部位,它们发出的低沉的“唰唰”声在旷野中传递,让庄稼人听了流泪……就这样几个小时之后便将成片良田的收获连同那特有的清香顷刻化为乌有。余下的只是秃秆枯秸在凄风中摇曳。随后不知它们又将向何处转移?!
  于是,从蝗虫嘴里夺粮,便成了当时新生政权的当务之急。文安县人民政府率先动员、组织人们积极行动,迅速组成了一支由乡干部带领、主要由各村各户农民参加的灭蝗大军。农村小学的假期,一直与农事相联系:麦收放春假,秋收放秋假。这一年,我校师生也为灭蝗提前放了秋假。当时采取的一般捕杀蝗虫的方法是扑打,将旧鞋底用铅丝或线绳固定在扫帚枝上作“蝇拍”状,用起来不仅灵活而且有力,是绝好的杀伤利器。特别是趁早晨露水重,蝗虫羽湿难飞,且多成双配对时际,战绩更为辉煌。只是开始时人们视蝗虫如仇敌都扑红了眼,只顾打而不拣。直到后来有人喊出“烙饼夹蚂蚱又香又脆”时,人们才豁然醒悟,变得功利起来,出征之前多带上一洋面布袋,一个人半天往往就有半袋的收获。因此,吃蚂蚱也便成了那些日子各家每天的家常便饭。那些在多年后被称作”高蛋白“的食品,反过来又化为灭蝗的物质力量。
  那些短小而丑陋的蚂蚱幼虫,则由人们在田野上预先挖下一道道长而深的沟,扑杀后埋了……那次祸害秋庄稼的蝗虫,后来随着县政府组织的天津地区大量学生参战,并启用了飞机喷洒农药,不久即被全部彻底消灭,以致后来很长时间在家乡文安洼一带,蚂蚱也变得物稀为贵了。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靳宗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