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遐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0431
颗粒名称: 桥的遐想
分类号: U4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桥梁不仅是连接河流两岸的建筑物,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设施。随着时代的发展,桥梁建筑在材料、结构和技术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天津的桥梁建设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未来桥梁建设需要注重选址和外形的美感,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桥梁 城市发展 选址

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桥梁”的词义解释是:“架在河面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或“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关于前者,作为桥梁建筑物,不仅能起“两岸接通”的作用;在现代都市的“桥世家”系列中,还有人行天桥、道路上的立交桥等。桥的结构和材料运用也是千变万化的,最原始的当属独木桥,其他像木桥、砖桥、石桥、竹桥、钢结构桥和予应力的钢筋混凝土桥。近一段时期,钢悬索桥、钢管拱桥、斜拉桥等先进结构技术的桥梁也纷纷涌现……
  桥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城建设施,它体现着城市建筑雄伟优美高雅的韵律和节拍。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极为重视桥梁的建筑,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已发现桥的遗址。我国堪称“桥的王国”。河道密布的苏州,曾被誉为“东方威尼期”,唐时就有土木桥370余座。历史上诸如隋代赵县安济桥;北宋时的奇珍、长达540米砖石结构的福建泉州万安桥;南宋时的北京卢沟桥等,至今雄姿犹存,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桥梁已不仅仅是人行捷径和景观,桥梁已成为都市的发展的动力。像武汉、白沙洲、江阴、万县、南京等地的长江大桥;济南、郑州的黄河大桥;上海南浦大桥都是当代桥氏“名花”。曲指数来,全国拥有特大型桥梁1580余座,大桥14400余座。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原交通往来,多依舟船和结构简陋的小桥。但在七十二沽之一的葛沽镇,当年曾以多桥而著称,“大好风光画里描,短桥才过又长桥。柳荫浓密疑无路,笑看虹藏半露腰。”诗中描绘的就是当时“桥镇”真实的写照。
  天津较大规模桥梁的出现,是钢结构技术在桥梁工程上的广泛引进应用。清末1887年建的老铁桥,1923年营建的“钢屋架”式的万国桥(解放桥)、1905年和1907年先后通行和改建“桁架式”的金汤桥和金华桥,1925年建的金钢桥。当时海河漕运繁忙大多桥梁已配置电动开启,可见天津桥梁技术已堪称世界先进,上世纪三十年代海河交通运输便有了巨变。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上的普遍应用,使天津桥梁建设出现了一个飞跃。这一时期本市相继完成了连通市商业中心的北安桥、光华桥、永和大桥和子牙河桥、光明桥等十几座。
  近10年来,随着天津经济的飞速发展,天津市政府和人民完成了以“三环十四射”为骨架的市区100多条主次干道设施的规划蓝图。1982年天津建设了第一座跨越京山铁路和津塘路的十一经路立交桥。从1985年至1988年的四年中,普济河道立交桥、中山门立交桥、东兴立交桥、八里台立交桥等17座飞越横跨道路的立交桥相继建成。它们以流畅的韵律,优美的曲线,姝丽的风姿,为天津现代桥梁又谱华章。
  社会在发展,都市在飞跃。桥梁建设随着时代的要求也要有一个新的腾飞。桥梁不仅是城市交通大动脉,也应该是一道靓丽绚彩的风景线。建桥有两点问题有待规划者三思。一是选址要慎重,要综合全部情况全面考虑规划选址,一桥飞架需要大量资金,要费人工。一旦出差错,拆桥要交昂贵的“学费”。二是桥梁外形和线条应是美感的再创造,像香港的汀九桥清晰明快十分漂亮,建筑与结构要结合起来,不光是桥梁坚固能走车就行。我们要用华丽符号装扮美丽漂亮的城市风景线。
  都市桥的建设,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大课题。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国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