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鸟依沙树小,鱼傍海潮多。转粟春秋人,行舟日夜过。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这是元朝津门诗人傅若金在《直沽口》一诗中描写的当年大直沽的社会民俗景象。
“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说的是今天的河东大直沽是我们天津市的发祥地;“兵民杂居久”,讲的是在元代大直沽就已经成了有驻兵和民居、商业发达的人口聚集之地。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元朝政府为了加强对漕粮的运输管理,在今天的大直沽旧址设置了接运厅和临清万户府,每次接运工作,要持续两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大量的漕船都要集中在大直沽一带等候,守护工作则由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司负责。每当粮船抵达直沽季节,照例要从北京调兵千人,由高级将领率军队到大直沽加强守卫。这千人的部队相当于现在1个团的兵力,他们兵驻大直沽,在哪里操练呢?于是在俗称“东庙”的大直沽天妃庙的左面建成了一个点校场,这就是现在河东体育场的原型——元兵驻军直沽点校场。元兵在这里排演阵型,操练兵器,摔跤对打,使津门早就有了司武卫国之风。由此看来,河东区体育场是我们建立最早的习武之地,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
河东体育场作为习武之地的鼎盛时期在晚清光绪六年至十一年(1880-1885),当时晚清政府“洋务派”的有识之士在东局子兵营和大直沽开办了北洋电报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和北洋武备学堂等。这些学堂的候备士官生经常在这里舞枪弄棍、练拳习阵,既增加了体魄强健,又学习了御敌杀寇的本领。
河东体育场也是我市足球运动的故乡,是我市足球竞技的发源地。清光绪七年(1881),北洋水师学堂的体育课中就设有足球课程。清光绪十二年(1886),天津武备学堂也把足球列入体育课的内容。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租界内的外国驻军也组建了足球队,每到周六、日组织练球,比赛。随着海河左岸界内铁路沿线的开发,到河东参加各种劳务的人口增多,在河东体育场内观看比赛的人众日多,足球的趣味性、竞技性、集体性深受足球爱好者的欢迎,广大民众看球、学球、自发组建球队,足球运动成为河东民众最喜爱的体育项目。
河东体育场正式建于1924年,初名为刘台体育场。1951年,命名为第五体育场;1958年更名为河东体育场。当时,运动场看台为木质,仅可容纳观众6000人。1984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发展,河东体育场多次进行改建,现在河东体育场已成为占地面积69264平方米,体育场面积19323平方米,容纳观众1.6万人,铺设草皮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大型体育场,已承办大型足球活动,包括国际比赛34场,埠际比赛680场,甲级联赛223场。
进入上世纪的80年代,河东区制定了发展足球运动的长远规划,重点是抓好中、小学足球普及,发现苗子,定好人才,从小抓起,系统训练;以一般学校为基础,传统学校为重点,业余体校集中深造的足球梯队建设。现在,河东区已在30余所中、小学成立了女子足球队,在4万多名在校中、小学学生中,有12000名学生参加足球活动。市体委正式命名河东区为“足球之乡”,国家体委前主任伍绍祖题词:“为中国足球崛起奋斗”,老同志石坚题词:“足球振兴,希望在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