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心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9931
颗粒名称: 初冬心情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表达了作者在初冬季节,回顾自己人生经历和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作者认为人生是变化无常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向。同时,作者也强调了找到自己适合的事情和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不要被别人的成功所迷惑,要坚定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关键词: 散文 王瑞军 初冬

内容

周日,外边飘过雪,已经停了。足不出户,看报,看画,或什么都不做,望着外面苍茫的天、银白的地,遐想。人能这样的静处实在是一种享受。
  不干家务。家务是在脑子疲惫时用来调剂神经的;不看电视。几个小时给了它,往往有种时间流失的感觉;不逛商场。看见人头攒动就发怵,天天周旋于喧嚣热闹中,这还不够吗?
  只是紧闭房门,静坐。
  翻看以前写的一些笔记和日记,字里行间闪烁着岁月嬗变的流痕。过去写的东西拿出来看,或喜或悲,或得或失,多少让人感慨,就像重新走过那些日子。其实任何经历对于我们,都是一种成长的轨迹……
  在这些笔记里,有两种不同的东西相互交替着,一部分显得气宇轩昂,面对世界毫不含糊,但缺少扎实深沉的根基,通篇都是做人的信条,成功的箴言,人生的向往,大有“为赋新诗强做愁”之嫌。后来,在单位任了点小职,经历了一些沉浮,方知了一种艰辛和不易。经过了这样的生活,人的整个心境和看问题的角度都改变了,再也写不出以前那些轻飘飘的、不负责的议论和空洞无聊的感慨了。
  然而,还有一部分笔记中所流淌出来的那种纯真、那种个性,那种自我肯定和充满自信,却是我刻意保留和坚持的,我觉得这是很珍贵的。一度,曾幻想事业有成却终不得志,整日拔着自己的头发向上拽,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狠敲了我一记,他说:人生是侥幸落在我们手上的一件礼物,我们迟早要交出去。要尽早找到属于自己真性情的事来做,早早抛下锚来,打下深井,才能干成点事。我顿时彻悟:人生在世,什么叫成功,就是找到自己适合的事情,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如果这个位置能让你的智慧、才情、能力挥洒得淋漓尽致,那么祝贺你,你就有了人生目标,你的一生都在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你投入,你尽兴,你充满了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给社会带来贡献,给你个人带来利益,这时,你就成功了。
  看过很多人,终生不明白自己的优长在哪里。看见别人升官,心里酸得不得了,说,当初我当小组长时,他还在我手下;我要是当官,准比他强。看见别人发财了,他也受不了了,说,小学时他作业都是抄我的,现在又是车,又是房,我要是下海,早发了。这样的人,总是这样埋怨着,牢骚着。一年过去了,回头看看是这样,十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还是这样。一辈子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内心没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将终生没有自己的福祉和慰藉。
  当然,这样说有可能会被人喻为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者,谁不想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是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首要的追求是有个工作,是求生存、求温饱,我们的各级政府天天忙活的不就是让13亿人吃上饭吗?
  但作为我们个人,却要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终身只为了吃饭而生存,或甘愿沦为挣钱的奴隶,这样的人生太悲哀了。梁晓声说过,人的工作大致为分三类:想干的、不得不干的、不想干的。大多数人处于不得不干之列。我想说的是,你在知道你是在干什么的、而且认真负责地捧好这个饭碗的同时,还要知道什么是你想干的,切记要把这个梦想永存心底,万万不要淡忘和轻易抛弃。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瑞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