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东区出生成长的张克,自幼受家庭熏陶,深深喜爱上了京剧。1975年,他考入天津戏曲学校,工京剧须生。在学校期间,他即对杨(宝森)派艺术情有独钟,曾受教于曹世嘉等名师,在唱、念方面潜心研习,刻意描摹,乐此不疲。
1981年毕业后,留校进修了三年。1984年加入新组建的天津青年京剧团;成为该团的演员之一。在一次招待外宾的晚会上,张克演唱了一段《文昭关》,被当时的天津市市长李瑞环慧眼发现,他感到张克嗓音条件好,扮相漂亮,是学习杨派的好材料。于是,他积极帮助剧团给张克找了四位老师。1986年11月,张克同时拜杨宝森入室弟子程正泰,名家谭元寿、马长礼和香港名票丁存坤四位老师名下为徒,专攻杨派艺术。
张克在程正泰老师的严格传授下,获益匪浅。十几个春秋下来,几经舞台的实践,他渐悟杨派声腔上的美、厚、纯的真谛,先后上演了《大探二》、《四郎探母》、《伍子胥》、《红鬃烈马》等杨氏代表剧目。曾随团巡演于京、沪、沈、汉等地,并先后出访香港、澳门与泰国。
张克自身条件优越,有一条甜美宽亮、经久耐唱的“功夫嗓”。但这都是十几年刻苦用功练出来的。早在戏校习艺时,张克赶上变声期,他的“仓门儿”过的不好,只剩下“半条嗓儿”。初到天津京剧团时只能担任二路老生。那时,他在《四郎探母》中扮演杨六郎,一段与杨四郎的对唱都觉吃力。人们看到他那高桃的个头儿,清秀的扮相,规范的台风和得体的表演,无不为这块好材料缺条好嗓子而惋惜。然而,张克自己并没有气馁。他听说前辈艺术家马连良先生有刻苦磨励而倒仓复原的先例,决心咬牙练声。自那时起,他跟定一位颇有造诣的老琴师,坚持每天吊嗓两小时,西皮、二黄、反二黄都要唱个遍;唱哑了、唱累了,喘口气再来。经过一年多的苦练,张克的嗓子“喊”出来了!同杨宝森先生相似的是,他的嗓子越唱越润、越唱越亮,有了一条典型的“功夫嗓”。自此后,张克成为该团的“当家老生”。
张克在艺术上要求精益求精。十几个春秋下来,张克不仅把杨派的声腔、念白、做派、表演学到家,在演唱过程中,他还非常注意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挖掘。比如在演出《空城计》一折时,张克准确地把握了诸葛亮精神、性格上的一个“稳”字,以凝重的身段,沉稳的念唱,表现出了诸葛亮处变不惊的深沉、持重、多谋的形象特点,深得观众肯定。
张克的扮相清秀,台风儒雅,老成持重,不漂不浮。他扮演的孔明、杨继业、伍子胥、杨延昭等艺术形象,无论身份、气度、举止、派头,均较贴切适度,让人百看不厌。他的声腔韵味醇厚,不躁不拖,拙朴典雅,不尚雕饰,使人从中能够体味出一种“古典美”。他的念白铿锵有劲、掷地有声,极富音乐感,较好地体现出杨派“千斤话白四两唱”的艺术特色。迄今为止,他已较好地掌握了几十出戏的表演技艺,被公认为杨派第三代正宗传人。
张克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多年来,他潜下心来,矢志不移地刻苦进取。现在,他是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在排练、演出之余,交际、应酬不少。但不管多忙,他仍每天坚持练功。近年来,随着艺术功力的提高,他在不逾越杨派艺术规范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新的发挥。他的演唱虽较师祖嘹亮,但不失杨派意境深邃的韵味,被业内专家评为“亮嗓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