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惊喜在等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9774
颗粒名称: 书中自有惊喜在等待
分类号: I227
摘要: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与一捆旧杂志的故事,表达了对于文学作品的珍视和对于名著的独特理解。作者通过不断翻阅这些旧杂志,发现了许多对自己有深远影响的优秀作品,从而深刻体会到名著的价值和重要性。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河东区 散文

内容

我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似乎总也跟不上潮流。
  20多年前,我在天津铁厂工作,自费订了很多文学刊物,其中有一种是16开本的双月刊《世界文学》。当时正值七、八十年代,文艺刚刚解冻,一切都中规中矩,刊物也办得相当正统。无奈我一直受着革命文学的熏陶,对外国作品,也仅限于几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以,对《世界文学》上那些有影响、有成就的外国名字既不懂,也不知其水平高低,每每刊物来了,就瞎翻一通,便随手放一边了。
  后来,回津结婚生子,家里又小,书都没处放,杂志便统统卖掉了,其中几十本《世界文学》捆成一包,几次清出来,只因它们装帧典雅、纸质好,又放回角落里。一年春节扫房时,下决心要卖掉。收废品的把它们都塞到麻袋里了,我一犹豫,又给拽了回来。
  有谁会想到,就是这捆书,后来带给我无数的惊喜。
  1999年底,报上登出20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100本书,其中包括《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此,我似乎有印象,回家急忙把那捆《世界文学》找出来,一本本地翻看,《了不起的盖茨比》就好端端地登在那里,我一口气读完,感觉真的很好。
  那年夏天送儿子到济南上大学。在街上买了几本书拿到招待所去看,其中有一本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总序写道:村上特别崇敬美国当代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称他为“我的老师我的大学我的文学同事”。当时我不明白村上何以如此崇拜这个美国人,但印象中这个名字有点熟。于是回到天津我又赶紧翻那堆“老古董”,天哪,菲茨杰拉德就是写《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那个作家,而且这期《世界文学》还详细地对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又一日,看报上有篇文章,是规劝成年人读一读《小王子》,千万不要在世俗的争斗中泯没了纯洁的天性。文章的劝戒姑且不论,可《小王子》却是要找来看一看的。我再次满怀希望地回家去翻那堆书,她果然没让我失望,《小王子》就喜洋洋地站在里面,作者用充满才气的插图神气活现地衬托着浪漫的文字。
  回想起来,真的是惊出一身冷汗。想当初,这些宝贝差点儿成了一捧纸浆。自此,我再也不敢待慢这些书了。我把它们从角落里搬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在一个专门的小柜里,有空就拿出来翻一翻。
  而它又一次一次地带给我惊喜。我在这里找到了毛姆的《红毛》、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卡夫卡的《变形记》、森村诚一的《人的证明》……
  现在,书、杂志出的太多了,可谓良莠不齐。但我总相信两点,一是自己有感觉的书就好,二是能留下来的东西就好。不知是谁说的,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就因为作者是拥抱所有国家和所有时代的,他们的作品触及了某些人类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表达了某些最根本的思想。好的作品,应该是世界的共同财富。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瑞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