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龚自珍是我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兴趣极其广泛,知识异常渊博,成就光辉灿烂。古代文物、金石文字、诗词歌赋、各类散文、天文地理、道教佛学,无不在他的涉猎和研究的范围之内。
这首诗是诗人目睹镇江的赛神会后而写的。赛神会是为求雨驱旱而举行的,百姓认为,只要风神和雷神出动,就会普降甘霖,大地就会草木葱茏,禾稼茂盛。忧国忧政、满腔郁闷的诗人,感情立即受到触动,由风神雷神而联想到了改变死气沉沉政治局面的社会变革的风雷。
第一句,极为深刻地指出了一条规律,一个真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朝气蓬勃,兴旺发达,完全仰赖社会变革的疾风烈雷;如果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图变法维新,便只能死气沉沉。为什么呢?第二句便一语破的地道出了原因。如果天下贤才不能直抒胸臆,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一个“究”字,预断了悲剧的最终结局。此句之妙,在于预见深远准确却又不直陈直叙,而是引用苏轼在《三马图赞序》中“万马齐喑”四个字,对人人畏首畏尾、避祸全身的压抑沉闷状作了形象化的描绘。
那么怎么办呢?三、四两句,诗人向朝廷提出了积极建议——打破限制、埋没和毁灭人才的清规戒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发现、选择和任用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一句,内容丰富,意味深长。诗人不便、不敢也不屑直接向朝廷进言,而是仰天对着老天爷呼唤,劝告老天爷振作精神,不要再一如既往地甘于寂寞。一个“重”字,耐人寻味。“重抖擞”,说明过去曾经抖擞过,只是后来萎靡不振了。何时?不能说穿,不便道破,也不敢说明。尽人皆知,满清统治者入关以后,立即采用软硬两手措施,以图巩固其统治。八股取士(软),束缚知识分子思想;大兴文字狱(硬),镇压敢于反抗的读书人。表面说就衰就死;不拘一格,就盛就活。一个“降”字,也值得玩味。治国贤才哪是从天降下呢?他们在地上,在人间,在社会的各个地方,就看朝廷想不想振奋了。我们从欣赏的角度剖析,这是一曲震铄清代呼唤人才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