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夷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9700
颗粒名称: 游武夷山
分类号: K928.3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离开厦门后,乘坐一夜火车到达武夷山,并沉浸在武夷山美景中的经历。作者游览了九曲溪、天游峰等自然景观,并介绍了武夷山的人文景观,包括闽越族文化和历代摩崖石刻等。最后,作者总结了武夷山之美是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汇而成的。
关键词: 武夷山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内容

离开厦门之后,坐了一宿的火车,次日清晨才到达武夷山。等宾馆安排好房间,我们几十个人便迫不及待投入了武夷山的怀抱。据导游介绍:武夷山的旅游资源可以用“33”、“66”、“72”、“99”、“108”这几个数字来概括。我们不解其意,于是她解释道,“33”和“66”两个数字用的是乘法。“33得9”,说的是武夷山著名的风景线九曲溪;“66得36”,指的是武夷山风景区有36座山峰;同时还有72座洞穴”、“99座山岩”、“108个景点”。
  我们首先乘竹排游览了九曲溪,感觉美在其中。一架两米宽九米长的竹排,由男女搭配的青年船工操作,能乘坐6位旅客,从星村镇下水,便开始了弯弯曲曲的漂流。沿岸群峰叠翠,风景如画。大王峰、天游峰、晒布岩、玉女峰、接笋峰……船工边撑竹排边讲述着有关眼前景点的动人故事传说。再俯着溪水清彻见底,竹篙探入水中潺潺回响,鱼儿和卵石仿佛可用手去触摸。将近10公里长的九曲溪,可谓曲曲有景、景景不同,不愧为山水景观的完美组合。当竹排在不知不觉中驶至终点码头时,游人无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一幅幅美景还没有尽兴看够!难怪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到了武夷山不坐竹排——等于你白来。”
  天游峰是武夷山景区的著名山峰,这里的门票高达60元,我及时掏出了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的采访证,才得以免费进入。山路拾级而上,路两边有护拦。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我们走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才登上了这座山峰。此时我已汗流浃背。独坐在山峰眺望山谷,好似直面一幅丹青画卷。九曲溪宛如一条彩带,飘逸自如环绕在群山之间,一个个竹排在溪水中冲浪而下……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游人如织,欢声笑语,好一派盛世景象!
  武夷山不单山青水秀,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这里有3000多年前的“闽越族”文化,还有遍布山中的唐、宋、元、明、清历代摩崖石刻,同样记录着历代名人的足迹。如我国著名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从师、讲学、著述长达50年之久。他在武夷山创建了著名的“武夷精舍”。至今,在大王峰东麓,仍设有朱熹纪念馆。另外,南宋伟大诗人陆游,曾游览武夷山并写下了《游武夷》的诗篇。我国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1962年到武夷山游览,也写下了赞美武夷山的美丽诗章:
  九曲清游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
  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
  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
  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武夷山之美,是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汇而成的。武夷山游人常常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索发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