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本让学生爱不释手
新学期小学统一采用彩色版教材。学生、老师对新的教材赞不绝口。新教材无论外观还是内容都比以前有进步,图文并茂的课本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许多老师认为新教材难度降低了,少了理论、多了实际,更贴近社会生活。孩子学起来既容易接受又实用。比如一年级有篇《自选商场》的文章,其中生字有面包、牛奶等,孩子们学了马上可以到市场“学习”买东西。
学生乐了 负担轻了
新课改改变了课堂面貌,教学过程由偏重知识积累,转向对科学规律的发现;由偏重技能的模仿,转向了对智力潜能的开发。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课堂活了、学生乐了,负担轻了,效率高了”。这是新课改的实践参与者的普遍感受。新课改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的活动大量出现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方法由原来的灌输变为现在的渗透,上课对学生们来说已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按照科学测算,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最长15分钟。新教材根据这一特点,在课程中设计了几个小环节,用歌谣、发红旗、掌声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奋点,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认知水平发展,老师在教学中把枯燥的知识采取形象的比喻来让学生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活了 能力强了
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活力,教师走进课堂首要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新课改使教师由支配、管理和灌输转向了引导、支持和启发。老师变成了孩子“伙伴中的首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组织、鼓励下主动去学、去想、去议,在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使身心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是学习认字。一节课要认12-18个字,这对六岁的孩子难度是很大的。老师在教学中把象形字画成彩色图来让孩子记忆;把形声字编成歌谣来让学生记忆;把结构繁杂的字编成谜语、拆成部件,用摆积木的形式让孩子们动手去摆,采取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成记忆。如黜字,老师把这个字编成歌谣:“包龙图出场”。意思是说包公的脸是黑的,和出字组在一起就是黜(罢免的意思,音chu)。清正廉明的包公一出场,贪官污吏自然就被罢免了。这样一来连字的意义都讲清了,很便于学生掌握,使原本枯燥的认字训练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利用课上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便可以愉快、轻松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