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的升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9437
颗粒名称: 盼的升级
分类号: I267.1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中国人在不同时期对“盼”的不同理解。从盼着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金牌,到盼着举办亚运会和申办奥运会的成功,再到盼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这些“盼”的实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河东区 刘风雷 随笔

内容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盼”。
  记得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体育老师曾对学生们说,旧中国国力衰微,民众被称为“东亚病夫”。从1932年到1948年奥运会上“颗粒无收”,华夏儿女脸上也显得暗淡无光。从那一天起,我就盼,盼着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大显身手。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在第23届奥运会上——1984年7月29日这一天,中华体育健儿许海峰的“神枪”一举,在震惊世界的清脆响声中夺取了这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奥运的光环第一次笼罩在炎黄子孙的头顶上。
  人往高处走。一个人总要不倦地登攀,一个民族总要不停地更上一层楼。一个盼的愿望实现了,又产生了新的盼,换言之,盼在升级。
  龙的传人在首都北京建了亚运村,1990年成功地举办了亚运会,举世为之瞩目。长城儿女又产生了新的盼,盼着奥运圣火也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燃。1993年的一天,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消息,然而事与愿违,仅两票之差,中国申奥未果。
  盼的路在哪儿?路在脚下,路在国民的意志、信念,路在综合国力的增强。从此,中国人在申奥路上进行了不懈的登攀。
  国人又整整盼了8年。2001年7月13日晚从莫斯科传来佳音,神州大地沸腾了,山呼海啸,人们载歌载舞,奔走相告。它演绎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每一个人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中国申奥成功这一天!
  体育赛事是这样,经济建设、百姓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盼是向上的车轮。民众温饱之后,又产生了新的盼:盼发展、盼小康,在镰刀斧头旗帜的指引下,全面地建设小康社会……再经过若干年的跨越发展,当小康已不再是梦的时候,定会萌生新的追求、新的盼,那个“盼”就是跻进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了!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风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