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滦河之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9434
颗粒名称: 小滦河之行
分类号: I26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的引滦工程以及滦河的发源地小滦河。文章描述了小滦河的水质优良,清澈甘甜,哺育着坝上的高山、草原,并慷慨地把甘甜的乳汁奉献给天津人民。文章还描述了作者在滦河源头小河边的心情和感受,表达了对小滦河的感激和祝福。
关键词: 河东区 魏定渤 随笔

内容

八十年代天津市供水紧张,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着:“炒菜做汤不用放大盐,自来水能腌咸白菜。”天津市数百万老百姓心中企盼早日喝上甘甜之水。后来在李瑞环同志的领导下,天津市政府开始了工程浩大的引滦工程。当清澈甘甜的滦河水流入了城区千家万户,不但结束了天津市人民喝咸水的历史,而且让天津人民知道我国还有一条滦河。
  滦河的发源地——小滦河,蒙语称“库尔奇勒河”。它发源于大兴安岭之阳,也就是今天塞罕坝机械林场一带。小滦河的命名依据《水道提纲》所述:“源于山中南流有二水合,自东北来会。又南流哈朗硅岭东麓,其西即滦河也。又南有一水自东来注之,以南百三十里指郭家屯北,与滦河会。”在《大清一统志》的《承德府山川》中将它命名为小滦河。正因为小滦河由滦河、伊逊河等数条河流汇合而成,加上这里野草茂盛、鲜花遍野、人迹罕到,所以水质非常好。当年清朝皇上在这里秋围狩猎,喝了用当地的水煮的茶,感觉口清舌爽,特差遣掌管水质的官员测验后,连连夸奖道:“玉泉伊逊真巨擘,难为仲伯均天禀。”是啊,这么肥美的土地,这么鲜艳的山花,这么丰盛的绿草,流经这里的水,能没有青草的清香和鲜花的芬芳吗?能不滋养我们的血肉和体魄吗?
  考察团的车一路驶过了盛开着各色鲜花的翠绿色地毯一样的草原,在坝上的一条小河旁边停了下来。我们满以为是司机要给汽车加水,就坐着没有动。没想到陪同我们的水利局干部说:“到了。”
  “什么到了?”
  “到哪儿了?”
  回答是“滦河之源”到了。
  “啊,你们几位领导不是跟我们开玩笑吧?”大家环顾四周,怎么也找不到我们想象中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巨流大川……
  草原落日圆的背景画面中,蒙古族的剽悍青年摔跤手和乌兰牧骑小分队的姑娘们,为我们远来的客人表演了摔跤和歌舞。那飘荡在草原上的马头琴声,不知何时迎来了满天的星斗。有人喊了一句:“星星就在我们头顶!”大家纷纷抬首仰望夜空,还真是,满天璀璨的星斗,似乎伸手就能摘下来。你想知道人与天的距离为什么拉近了吗?这是因为坝上草原的空气太洁净了。
  夜幕中燃起了篝火,马头琴声再度响起,姑娘们端来了香喷喷的奶酒,献上了香喷喷的烤羊肉……
  第二天一早醒来,我走出蒙古包信步来到塞罕坝大草地。天色微明,树上鸟儿欢快的唱着草原晨曲,脚下露水湿鞋。蒙古包里和村庄中升腾起袅袅炊烟,与田野中的薄薄的雾霭交融,随轻风飘荡。早起的妇女们在田间劳作,远望蜿蜓的草原小路,我终于听见了羊群的咩咩声,看到了羊群。当我跑过去才发现牧羊人不是美丽的姑娘,而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他对我跑到他跟前的举动似乎不太理解,默不吭声继续挥动鞭子牧放着他的羊群。
  我来到那条滦河源头的小河边,蓝天白云下面,生长着灌木、蒿草的的小河就是我们心中神圣的小滦河。
  蒙着晨光的小滦河,她就像一位纯朴善良的母亲,用她那瘦弱的身躯,不但哺育着坝上的高山、草原,还慷慨地把甘甜的乳汁奉献给天津儿女。
  又走来几个人,但我们谁也不说话,双眼都深情地凝望静静流淌的河水,凝望河岸上那普普通通的青草、野花和蓝天上悠悠的白云……此刻用“情不自禁”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公有意安排。灌木丛中霍然飞起一对都市人很难看到的缓缓飞翔的大雁。在我们的注视下,它们飞向了蓝天。
  这时随行的企业家们俯身拾了些花草,编织成一个大花环放在了水波静静流淌的小滦河岸边。每个人都送上心中的祝愿……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魏定渤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