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正在河东区承建工程的河南省某建筑公司负责人贾某与自称是本市建筑公司经理的崔某结识。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贾获悉崔能够办到价格便宜的建筑材料,不禁喜上心头,急忙找到崔某洽谈,商定以一套市值20万余元的商品房作价换取崔提供的870吨优质低价水泥,双方很快便商定了供销协议。时隔不久,崔所提供的首批418吨优质水泥如约到位。见此,心满意足的贾便与崔一起办理了抵价房的所有过户手续。此后,未作他想的贾根据崔的要求交付了抵价房的所有手续。令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后崔竟然神秘地消失了,而剩余价值10万余元的货物自然也就没有了结果。最后,神色沮丧的贾某走进了公安河东分局经侦支队。
接报案后,经侦支队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抽调警力对此展开侦察。经过艰苦工作,办案民警揭开了骗子崔某的层层面纱。原来,崔某根本就没有什么供货能力,几年前,原在某市政单位的崔某一心下海,便注册了一家施工公司,凭借当初的社会关系做起了建材生意,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崔不但没掏到金矿,反而呛了不少水,搭进了自己的住房不算,还经常东多西藏地逃避追债人,日子苦不堪言。在认识贾某后,自觉时来运转的崔某发现机会来了,通过精心“策划”,自编自导了这场骗局。与贾签订协议后,崔确实为从哪里搞来这么多水泥犯了愁。但很快,“久经沙场”的崔又通过关系与河北省某建材公司经理张某搭上了关系。崔某很善于利用当前建材市场竞争激烈和难以打开销路的特点,巧嘴如簧,使憨厚的张对其放松了警惕,签订了一份先送货后付款的水泥供货合同,并注明货物由张直接发往贾某的工地。谁知在张为贾运送了价值13万余元的首批货物后,崔同样也消失在张的视线当中。供货的事已经摆平,崔某马不停蹄地与贾某一起将房子过户给了债主之一的本市某公司经理张某,在从张手中拿走清偿债务后的十万余元房款后,崔便急忙前往外地躲藏起来。
真象大白,经侦支队根据分局领导的指示,继续加大了对崔的抓捕力度,但狡猾的崔在本市居无定所,案发后一直在上海、山东、山西等地活动,给抓捕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办案民警毫不气馁,一方面对此对崔的社会关系进行逐一清理,及时发现其行踪,一方面对崔的亲朋好友宣讲法律法规,动员他们规劝崔早日归案,争取宽大处理。在警方的强大攻势下,7月中旬,走投无路的崔某来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实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