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浅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9206
颗粒名称: 作曲浅淡
分类号: J614
摘要: 本文讲述了音乐对人的心境的影响以及作曲家的创作过程,强调了旋律优美和感情色彩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几个成功的例子作为参考。
关键词: 作曲家 旋律 感情色彩

内容

音乐具有无穷的魅力,它可以改变人的心境。作曲家就是通过音乐,调动人的积极性。一个有影响、有成就的作曲家,必须善于体察民情,抓住情绪,运用作曲法,创作加工成音乐,随之推广流行。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就是这样产生的。
  作曲不容易,写一首好歌更不容易。这里有生活的积淀,当然还须有大量民歌的积累。如把民歌的旋律牢牢地印在脑海中,作曲时可以随意汇编、摘取,选择适当的曲调为我所用;还要勤写作,在写作中提高悟性,勤思考,分析作品。一首写海的歌词谱出来的曲子要有海的味道,要有形象思维。怎样写得像海?我们要多搜集关于海的歌曲,一首一首抄录下来,谱曲时,作参考用;同样写草原的歌词也要谱曲像大草原一样广阔,写什么像什么。
  成才的道路充满艰辛,要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程。每写一段曲子,拿出来,大胆地唱给周围的同志听,不要忙于发表,得到大家的认可后,再修改润色。我平时预备一个小本子,灵感来时,便记录下来。有时走路就来灵感,有时骑车时就情不自禁的唱起来,有时夜里做梦来灵感。许多中外著名的作曲家,在灵感来时,百感纷呈,有的在火车上手舞足蹈,有的在衬衣上用笔记录,可见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它的诞生是多么的不容易!
  要想达到成功,还得在旋律上下工夫。比如王立平老师的作品,注重旋律美,像《大海啊,故乡》,电视剧《红楼梦》插曲,电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等,它们的特点都体现了旋律的优美。旋律优美主要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非常抒情。写的时候要动感情,带着感觉写,往往不掉眼泪写不出来好作品。据说歌剧《红岩》当时的作曲者花了一年的时间,谱好了曲子,经总编审稿时,认为旋律不行,不优美,不好听,整个都推翻了,重新编曲,作曲人拿着自己谱写的曲子失声痛哭。后来又经过二年,才完成今天的歌剧《红岩》总谱。要想成功,必须学会改谱,好歌是改出来的,一首《牡丹之歌》改了四次才定稿。再如反映当今改革时代的歌曲《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是印青老师作的,经唱红大江南北,流行很广。之所以流行,就是代表了当前的改革潮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抒发了人民的意愿,和政治紧紧连在一起,这是成功的主要因素。我们分析成功的作品,离不开当时的背景,目前在我国文艺创新时代,各种歌曲像鲜花一样姹紫嫣红大放异彩。我们的时代,充满了成功的机遇,抓住时间学习、研究音乐领域的各种问题,珍惜每次取得的一点点微小的成绩,使自己永远处于积极的情绪和心境之中,处在美的心境之中,才能创造出明快、积极向上的曲调。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军
责任者
王立平
相关人物
印青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