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战斗打响的时候,全区团员青年承载着共青团的光荣传统,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迎难而上,恪尽职守,顽强拼搏,以理想、信念、勇气和智慧同肆虐的非典疫情奋力抗争,用行动谱写了新时期的青春之歌。
青年示范岗冲锋在前
“我们是青年示范岗,我们应冲锋在前!”
鲁山道管界内先后有两位居民因感染非典死亡,与之密切接触过的亲朋已经散布在市内六区,存在病毒传播蔓延的危险和隐患,实施密接人员隔离工作严峻而紧迫。青年示范岗青年民警刘海力等全体警员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冒着随时可能被传染的危险,连续奋战12小时,在市内六区进行查找,并与密接人员开展面对面的动员说服工作,成功地对这些密接人员实施了隔离控制。
区环卫局机关青年韩继成、王滨、王津主动请缨,加入区“消毒大队”和区“督察组”。团区委机关杨立全也撇下了刚出满月的女儿进驻“消毒大队”。
万辛医院青年示范岗朱建龙医生,自抗非典战斗打响以后,主动请战,承担了发热门诊工作,坚守岗位,一丝不苟,严控病源,有效地阻击了非典疫情的传播。
一个团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个团员就是一面旗帜。区卫生系统的团员青年,以团支部为单位成立了“共青团员抗击非典先锋队”。年轻的医务工作者,认真制定救治预案,细心进行临床鉴别,深入开展病理研究。津东医院的青年医生韩宁还是新婚燕尔的新郎,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决要求到抗击非典的一线去工作;潘轶灵、郝宝欣、马艳梅、马巾帼都是稚气未脱的应届毕业生,面对非典疫情,他们毫无畏惧,主动请战。区卫生防病站的李丽娜、张芳、许钋、胡瑞云都是年轻的母亲,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她们毅然割舍亲情,抛下年幼的孩子,奔赴一线。卫生战线的广大团员青年用自己无声的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让鲜艳的团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奉献中青春激昂
困难最能锻炼青年的意志,险阻最能增长青年的胆识。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全区广大共青团员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开展了“假日奉献抗击非典活动”。5月3日清晨,团区委全体团员青年和全区部分先进青年代表、新长征突击手,奔赴河东区刚刚筹建的“医学观察所”开展奉献活动。
尽管“医学观察所”还没有收治非典观察人员,但是空旷的大厅、楼道里全副武装的消毒人员和前后穿梭忙碌的医生、护士,使这里的气氛已经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非典无情,青春有爱。兰心惠至的青年人要亲手给这里单调的环境增添几许色彩。他们忘却了自我,组成一个快乐的集体,有条不紊地干了起来。打扫房间、绘制地形图、设计布置方案、购买急需物品……年轻的身影,爽朗的笑声,使“医学观察所”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他们忘记了疲劳,也忘记了饥饿,当时针走过一圈,指向晚上九点的时候,这座三层高的“医学观察所”变样了。大厅中醒目的标语令人振奋,墙壁上缀满了缤纷的花朵,每间房间的门口写下了温馨的祝福,宣传栏里有丰富的防治非典的知识,团区委赠送的报刊栏渗透着全区广大团员青年的真诚关怀
疫情面前,有困难,也有挫折,但有更多的手牵了起来,更多的爱播撒开来,青春在奉献中激昂。
慷慨解囊奉献爱心
同心协力,抗击非典,奉献爱心。团区委关于开展募捐活动的通知发出以后,立即得到全区广大团员青年的热情响应。年轻的企业家们纷纷慷慨解囊,青年文明号集体、新长征突击队、青年文明社区团组织积极响应带头捐款。仅两天时间,捐款就达到了28000余元。募捐所得,一部分捐给市“抗击非典专项基金”,用于医疗专业部门进行非典的研究和治疗;慰问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资助家庭困难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的非典患者。一部分以“志愿者爱心包”的形式支援为抗击非典做出贡献的人们。一元、二元、十元、百元,凝结表达了团员青年的片片真情和爱心。
拼搏成就伟业,奋斗铸就辉煌。广大河东青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越是在危难的时刻越具有愈挫愈勇的可贵品格,越是面临风雨考验越能迸发出众志成城、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