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新街道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先后夺得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先进145项次,各项工作样样上水平,上档次,拿先进,夺第一。探求他们成功的答案,就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唯旗誓夺的争拼劲头,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全区上下加快经济发展,实施“三步走”的进程中,我们特别需要学习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实践这种精神。
树立高标准惟旗誓夺
提起东新街道,这可是名符其实的获奖“专业户”。街道区划调整后的三年,是东新街道各项工作全面上水平的三年,是样样工作争先创优的三年,是抓队伍强素质树形象的三年,也是实实在在为社区群众办实事的三年。2000年以来,东新街道各项工作7次获得国家级先进,31次获得市级先进,87次获得区级先进,先后有131人次获得国家、市级、区级各类先进个人。这些奖项,几乎覆盖了东新街道的所有工作。7项国家级先进更是落地有声:全国城市群众体育先进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普工作进社区典型单位、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家长学校、中国红十字会百佳单位、全国“跃动之星”益寿健身操优秀奖。国家级先进个人孙宏伟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亲切接见。沉甸甸的奖牌,光灿灿的奖碑,红彤彤的证书,见证了东新街道全体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争先进创一流就是目标,就是标准,就是动力。东新街道干部不喜欢平平淡淡过日子,在他们看来,平庸就是错,无功便是过。三年来,他们从不放过一次争先创优的机会,各项工作竞相比拼,没有弱项,样样工作经得起检查,经得起抽查,经得起评比。三年的奋力拼搏和创新实践,形成了惟旗誓夺的“东新精神”。用街道办事处主任孙宏伟的话说,我们是战士,项项工作都要冲得上打得赢。我们是运动员,样样工作都要争先进夺冠军。我们是服务员,件件工作都要为群众办实办好。
开拓新思路争先创优
思路超前工作就超前,思路可以变通路。东新街道的每项工作都体现了主动性、自觉性和超前性。他们适应形势,开拓思路,创新思维,抢抓机遇,给自己提出一个标准,要做就做最好的,要争就争第一个——率先在全区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中心,建立了全市首家街道科普大学,率先在全市建起了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率先在全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率先在全区建立了居民义务巡逻队……
发展是第一要务。为了增强街道整体经济实力,积蓄发展后劲,他们不等不靠,敢闯敢冒,顺势调整。调整产业结构,确保了税源;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市场前景好的新产品;调整所有制结构,放飞了小企业;调整资产资源配置,让有限的资产和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调整出活力,调整出后劲,调整出效益。
三年来,东新街道年年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自有经济实力也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投资350万元建房买地,办齐了街属房屋产权证,变浮产为不动产;投入100余万元对所有服务设施和阵地进行改燃,实现了与万新供热站联网;投入1000万元建起了占地40亩的三个大型农贸市场,解决了“菜蓝子”工程;投入百万元对文体、服务、保障、体育等4个中心进行了装修和设施建设。
为营造万新地区整洁优美的环境,东新街道牺牲眼前利益,服从大局,抓住畅通工程的契机,雷厉风行拆除了10条占路市场,拆除了4000余间50000平方米的违章棚亭,还路于民,成为天津市第一个无占路市场街。利用月牙河改造契机,不惜拆除占地7000平方米的月牙河厅式农贸市场,同时拆除了20余间商业门脸和600平方米的存车棚及200平方米的饭店,损失固定资产400万元,同时流失年收入百万元。经济的损失却换来了社区环境的优美,确保了全市重点工程月牙河改造的顺利实施。他们还千方百计发动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对全街道25个社区居委会进行大清整,实施“黄土不见天”工程,精品居民区、高标准居民区、达标居民区已达到了21个,成为天津市第一个基本无违章建筑街,被评为全市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先进街道。
坚持好作风求真务实
街道工作千头万绪,说到底是要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实实在在为社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是街道领导班子在实践中形成的共识。他们学习先进经验,扬长避短,全力打造服务型社区,以社区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中心为龙头,辐射25个居委会和街道老年公寓、职业介绍所、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全科医疗站等几十个社区服务场所,形成了遍布全街、纵横交错的社区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让居民“生老病死医”不出社区的目标。
再就业和煤、水、电样样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问题。东新街道多次协调,主动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为2000余户居民通上了煤气,为全街所有居民解决了自来水抄表入户。全街下岗失业人员9000余人,“4050”人员3700余人,再就业工程压力大,任务重。全街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全力以赴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施再就业。他们通过建立居委会劳动就业服务站、岗前培训、创造就业岗位、扶贫助困等,先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8000余人,救助300余户家庭,安置率达到了85%以上,确保了不让一家一户生活过不去。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重在建设,实在引导。东新街道的科教文卫体工作蓬勃发展,样样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万新群众文化氛围。他们先后投资4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挖掘社区力量,与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共同建立了100余平方米的科普长廊,定期向居民宣传科普知识。举办科技人才与企业家联谊研讨会,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发挥群众文化资源优势,建立了30余个群众文体团队,著名的东新“风筝节”享誉国内外。社区群众体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体育路径和近200平方米的健身房,群众体育活动遍布28个街心花园和楼群里巷,成为万新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保一方平安,才能创一方文明。东新街道发动社会力量群防群治,全面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了评选“安全十星”活动,实行“楼门一长五员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由500名社区群众组成的义务巡逻大队,促进了社区的创安工作,22个小区被评为市、区安全小区,营造了一方平安。2001年,东新街道代表河东区接受市综治委检查验收,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成为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
百次获奖,百次激励;百项荣誉,百倍动力。东新人在新的起点上,又瞄准新的目标,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攀登精神,迈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