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问中,有好几处引用了诗文,其讲话温文尔雅、巧妙而策略、他开门见山地阐述了治国方略,反映了个人的素养与魅力。
在谈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温总理说:“我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前句引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享受使人萎靡。后句引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意思是:在安定的环境中,应该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祸患。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这充分反映了新一届政府面对五大难题的必胜信心。正像温总理所说:“我相信,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在探讨工作风格的时候,温总理说:“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引自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生死都可以付出,怎能因是祸就退避。这就是总理今后的工作态度。这不禁使人想起朱镕基就任总理时的一句话: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车后辙,这都表现了他们所拥有的大公无私、不畏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在谈到台湾和平统一时,他引用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土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温总理引用这一段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反映了新总理关心台湾同胞的深情和坚定不移的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细寻思,引这一句诗,比说百句政治口号都令人动情。
在谈到“裁员减轻农民负担”时,引用了“四书”之首《大学》的一段文字,“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意思是: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引文后,总理接着说,“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有一个县十二三万人口,吃财政饭的人多达到5700人。”数字明晰直观,生动对比地说明裁员减轻农民负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最后,温总理用诗一样的语言,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始终相信,社会主义是大海,大海是不会枯竭的,大海可以容纳百川。只有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才能巩固和完善。”
从温总理讲话中这些引文里,我们感到温总理的励精图治的精神、朴实的作风和心系人民群众的博大情怀,语言简短隽永,却感人至深,令人鼓舞,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