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出生的地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8749
颗粒名称: 在我出生的地方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天津河东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通过描述过去的旧貌和现在的变化,展现了河东区的发展和变化。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的居住环境、学校和邻里关系,以及过去常去的地道外和后广场的“后花园”,对比了现在的商业区和高楼大厦。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河东区的美好未来的期待。
关键词: 河东区 发展 变化

内容

见景思变。面对翻天覆地的大变迁,就像区里的一位领导同志讲的,有空别忘说两句“老话”。“老话”便是河东旧貌,不提旧貌,何以谈新貌,因有老才能识新,有老才能觉变,有老才能思进。
  天津卫有一个闻名于全国“百年之最”的“老龙头火车站”,那里,穿过了老地道与“地道外”相邻的李公楼大街,就是我初为人始、孩提时生活过的地方。
  过去,狭小的里巷,是如网如织的低陋平房,路边乞者鹑衣百结,民不聊生。记得小时候就没有一条正式的路,就是日本时期的所谓“新开路”,也是土渣铺路坑坑洼洼。
  今天,我信步走在故乡的街头,已经无法寻找那些数得上名的旧址。复兴庄大街没了,老地道外的发祥地——李公楼中街没了,而脚下的通衢大道华昌大街就在原来的路基上。现在李公楼立交桥上汽车川流不息,入夜像熠熠发光的珍珠在玉盘中滚动,它能直通京、津、塘高速公路。新开路也今非昔比,形态各异的大厦拔地而起,江西大厦、科技档案馆、福光大厦、美震大厦、英禧公寓、马三立公寓、邮政大楼、一中心医院、华北医院等十几座大厦巍巍屹立在两侧,大港油田科教中心、文化馆、自来水大厦、、运城大厦等一批建筑物都在兴建之中。许多河东父老乡亲早已告别了近百年的老宅,搬入幽雅舒适的住宅小区。万春花园、华馨公寓、聚安园、英禧公寓都是优选之地。特别是老百姓乐购的美福园、巨福园、久福园住宅小区环境优美,邻居大娘笑呵呵地对我说:“我们住在了‘福园’!”
  那阵子,又旧又小的学校多数是私立学校,像模范小学、宏达小学、铁四小、李地大街小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都拆了。一批新校舍建了起来,如宏伟壮观的华夏小学,岑楼秀丽的幼儿园、靓丽多彩的春华小学,都已竣工,不时传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小时候常去的郭庄子地道外,是穷艺人撂地卖艺的地方,现在建起了市重点工程——集商贸、文化、居住大全的“华夏之林”商业区。过去被人们称为“沈、王、郭、旺”落后地区成了天津站后广场的“后花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特别是在万春花园、秋实园和汇和花园环抱之中开辟了占地面积为35000平方米的河东世纪危改纪念广场。高耸入云形如巨笔的纪念塔凌空疾书,她正在书写着雄伟壮丽的危改的“篇章”。
  抚今思昔,东方之珠映银河,河东处处尽朝晖。73万勤劳的河东人正在天津海河东岸这一块热土上辛勤地耕耘,春华秋实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辉煌。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国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