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探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8504
颗粒名称: 春节探源
分类号: K892.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民族凝聚力。春节源于古代农事节庆,逐渐发展成为复合形态的现代大年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祭祀、团聚、拜年、赏花灯等,寓意着辞旧迎新、祈盼幸福、传承文化、礼仪往来、体味生活等文化功能。春节所包含的团聚和谐的浓厚气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正在成为民族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 河东区 春节 节日

内容

在众多节日中,气氛最为浓郁的当数春节。春节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凝聚力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过春节的还有白族、壮族、瑶族等10多个民族。欢度春节已成为一年一度维系我们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一个重要方式。
  通常我们把过春节称作“过年”或“过大年”,而“年”的本意在两汉以前则为五谷丰收。《谷梁传宣公元年》载:“五谷大熟为大年”。“春节”一词最早又是对立春节气的简称,《后汉书》载:“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心焦。”而作为节日,春节发端于远古时期以春耕为主题的祭神祈年的农事节庆活动。《尔雅》一书说春节:“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岁。”《夏小正》记载:“初岁祭耒。”说的是在春耕前祭祀农具之神。《尚书·舜典》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即,舜在正月元日祭祀天神。周代发展为周天子春耕祈年的祭祀典礼活动。
  到战国时期,春祈典礼已更为成熟,《礼记·月令·孟春》详细记载了天子从立春日举行迎春仪式,“元日”举行“祈谷于上帝”,到“元辰”举行亲祭仪式等三个不同时间里的春祈典礼仪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到的“元日”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正月里一个吉利的天干日。两汉时期,西方文化东传并与汉文化互相融合,引发了立春节庆的嬗变。到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单一形态的立春农事节庆的复合形态的现代春节大年节。
  更令人感到妙趣横生的是《荆楚岁时记》中按引《问礼俗》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月初七称“人日”,“要以七种菜为羹,剪纸人形贴在屏风上”,象征“人人新年,形容改新”。由此,又引发了除夕守岁风俗的形成。晋《风土记》云:(除夕)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上述风俗,至今仍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行。
  由此可见,春节是我们民族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春节所包含的辞旧迎新、祈盼幸福、传承文化、礼仪往来、体味生活等文化功能正在日益彰显。春节洋溢着的团聚和谐的浓厚气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正在成为我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子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