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改造了13条干支道路和6个卡口路段;一批大型公建项目和配套设施相继竣工使用;培育开发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设施;新建绿地52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新建8个厅式市场;创造劳动就业岗位7151个;完成了一批中小学校改扩建工程,示范校建设全面展开;成功举办了河东区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
本报讯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与时俱进,力争上游,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基本要求,心想群众,心系发展,办成了一系列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干成了事关河东发展的许多大事。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采取区领导亲自领办、职能部门立即办、十大服务网络单位联合办、综合部门现场督办等措施,提前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改善全区人民生活的十项工作。
一、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认真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创造劳动就业岗位7151个,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19%,建成了一批非正规就业组织和公益化劳动组织。巩固“两个确保”、完善“三条保障线”,认真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区有2万余户、6万余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以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人人为困难群众做贡献”活动,困难群体和特困群众得到关心和帮助。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配合市有关部门实施了海河大桥、津滨轻轨和二号桥地区排水工程,拓宽改造了世纪大道、程林庄路、昆仑路等13条干支道路及6个卡口路段,完成了月牙河一期改造工程,实施了月牙河两侧等主干道路楼房的“平改坡”工程。全区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设施不断完善,全年新增供热面积78万平方米,维修道路11.26万平方米,对全区45条干支道路更新了路灯。
三、危房改造和配套工程进度加快。在基本完成全区成片危陋房屋改造以后,城区改造和开发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大直沽、中山门等危改片的临水临电、煤气补建、路灯甬路等配套项目得到及时补建。新建了二号桥街道办事处、唐家口派出所、交通九中队等办公用房,地税大厦、房地产交易大厦和金耀大厦等一批公建项目和配套设施相继竣工投入使用。
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三年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秩序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畅通工程”、“建厅退路”成效显著,主干道路、重点地区环境秩序明显好转。全年建成8个厅式市场,方便了群众购物。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全面实施了“蓝天”、“碧水”、“安静”等环保工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
五、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集中力量,全面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等城市景观工程,全年新建绿地52万平方米,植树7.3万株,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新建了富民路绿化广场、月牙河绿化广场和顺驰太阳城绿化广场,建设了十一经路灯光精品路,现代化新城区的良好形象得到充分展现。
六、商贸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土地资源等优势,培育、开发、建设了劝业商贸广场、荣众家电广场、荣众家居广场、华润超市、名都装饰城、白金宫大酒楼等一批大型商贸设施,六纬路形成家用电器销售一条街,家具、装饰、机电、建材、汽车、房地产等专业交易市场日趋活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食品、医药、烟草、建筑、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七、科技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举办了第十六届科技周活动,青少年科技活动丰富多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完成了七中、五十四中、华夏小学、春华小学、春华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示范高中、模范小学、示范幼儿园建设全面展开,教育教学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社区卫生服务形成优势,并不断深化。疾病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八、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形成特色。成功举办了河东区第三届家庭文化艺术节和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体现河东特色的“家庭文化”和“双休日文化”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全面普及,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举办了河东区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成立了青少年奥星体育俱乐部,改造了河东体育场,建成了河东区体育训练中心。
九、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活动,不断深化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基本建成,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环保、法律“六进社区”活动扎实推进,新建了河东区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启动实施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到2万多人,我区获得首批“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
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断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创建文明社区“五个一”活动成果显著,创建文明行业和文明机关活动健康发展,大力弘扬危改精神,涌现出一批全国和市级文明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