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曾骑自行车到过北京吗?
这在八十年代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因为,当时的京津公路坎坷狭窄,长途跋涉,不但挑战人的体能和胆量,还是对人的毅力和意志品质的冲击和考验。1981年初秋,我与单位的四个哥儿们骑自行车去了北京。那是一次真正的感受自然,拥抱自然。北京之旅使我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它深深地刻录在我记忆的“光盘”上,也成了我们永远的故事。
年轻人敢想敢干,总想在平静的生活中掀起几朵浪花,以展示自身的价值。那时我在毛纺厂的精纺车间当保全工,平车队的建华、德山、志国、赵杰和我很要好,也不知是谁突发奇想,提出骑自行车去北京遛遛。那一阵子,我们整天价都在谈论着去北京的事儿。设想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达到目标,大家还利用公休日骑自行车到塘沽进行了一次练兵。当天往返百余公里,五个人自觉体力有余,回家后,决定择日骑车去北京。消息不胫而走,车间的老师傅们特意为我们联系了到北京的住处,保全组还为我们几辆自行车彻底地检修了一遍。
9月15日凌晨5时许,我们顶着满天星星就出发了。刚驶出市区,在秋虫唧唧的村土路上唱着、喊着,承载着所有的欢乐浩浩荡荡向北京行进。大家心里涌动着一种夙愿已偿的喜悦。为了解决路上饮水问题,我们用塑料桶带了十几升的啤酒,谁渴了就对着塑料桶喝几口。快到杨村时,旭日才冉冉从地平线上露出了笑靥。我们这些居久钢筋水泥城市的青年,还是第一次全景式的感受日出的全过程。大家兴奋地冲着太阳高呼:“太阳万岁!”“太阳我爱你!”
在杨村匆匆用过早点,我们便继续赶路。为了保证行车中的安全,大家在京津公路上排成“一”字纵队,飞速前进。最高时速竟达每小时40多华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奋力蹬车,绝不能因为自己的落后而拖了大家的后腿。但作为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一个没经过练习的骑者,我们五个人已经感到了几丝满足,因为沿途人们惊奇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许。一路上,蓝天、白云、绿树和一望无垠刚刚收割的土地,秋风迎面送来乡村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大家被靓丽的田野景色所陶醉。
中午赶到通县。大家席地而坐,将从天津带来的烧饼、牛肉、面包夹火腿以及枣卷、糖饼之类的食物拿出来共进午餐,记得那顿饭大家吃得特别香。吃完饭,“一声令下”自行车又踏上了征途,我们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天安门广场。大家不约而同欢呼了起来。天津和北京近在咫尺,但我们是历经千辛万苦,一身土、一脸汗、一公里又一公里地骑自行车来到这里。此刻,那种喜悦无法言表,那份激动是乘火车或坐汽车到京所感受不到的,那种感觉令人终身难忘!傍晚,我们辗转找到了北京那家旅馆。大家匆匆吃罢晚饭,赶忙用带来的工具各自检修了自行车。晚上睡觉时,因当时旅馆卫生条件差,为防虱子光顾,我们几个都把衣服吊在了晾绳上,真是人困马乏,倒头便入睡,恐怕打雷也震不醒哩?!
为了适当恢复体力,在北京的20几个小时的游览观光中,我们都是坐公交车去的。按计划第三天返津。那时还没有升旗仪式,我们清早就在天安门前推车照相留念。16点出发时,猛然发现赵杰自行车的前轮胎破了个洞,内胎像乒乓球似地凸了出来。因无法修补外胎,几个人“会诊”后决定暂且卸去前闸,随后用橡皮膏将瓦圈带车胎一起包了起来,赵杰骑着这辆经过处理的自行车也上了路。
一路平安,傍晚7点左右,我们驶进了万家灯火的天津市区。大家欢呼雀跃。我作为团支书,要求四个哥儿们明天(周一)一定都要准时上班,不能因旅游耽误工作!
事后,有人问我:“骑120多公里远的路,人一定很累吧?”我的感觉主要是心肺很累,就像长跑运动员那样。看来,心肺功能和必胜的信念是我们这次远足成功重要的因素。北京之旅使我们增强了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悠悠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