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妙喻百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7876
颗粒名称: 一个妙喻百代传
其他题名: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分类号: I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苏轼描写杭州西湖的美景,特别是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风光。他形容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将西湖比作西施,苏轼强调了西湖的美丽和灵性,无论是在淡妆还是浓抹下都显得非常适宜。
关键词: 苏轼 杭州西湖 赏析

内容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写下了许多描写西湖胜景的诗,这首七绝,便是广为传诵的千古绝唱之一。
  由标题可知,所写风景是立足湖上观赏所得“初晴后雨”,既显示了当时天气的变化,又预示了诗的内容。
  “水光”两句,紧后“初晴后雨”四字,写西湖景色的变化。“水光潋滟”,抓住初晴时特色,而“方好”则是诗人对西湖晴时风光的评价和赞赏。“山色空蒙”,准确地概括了雨中西湖情况,而“亦奇”照应“方好”,对下雨时景色予以评论和赞扬。晴时明亮,故用“光”,雨时弥蒙,而用“色”;前一句俯视水面,是近景;第二句仰望山峦,是远景。而且,两句文字,前后对仗,用朗朗上口的音节之美表现绚丽诱人的景色之美,景色更显得美。
  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直接描绘,仅仅以缤纷的色彩描写西湖的真形实貌,以激情洋溢的文字对眼前景物加以由衷的称赏,无论如何还是难以勾起读者无边无际、空灵缥缈的想像和联想。于是,诗人灵感所至,由眼前的西湖悠然想到了古代的西施。二者本无关系,但却共同拥有一个“西”字;而且,西湖与西施的美学价值确有一致之点:景中的西湖,晴天雨天各有它妩媚动人之处,而人中的西施,浓妆淡抹都天生丽姿,连心口痛时的皱眉神态都让人觉得可爱。“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升华了西湖,使自然之景具有了灵性;西湖成就了西子,使美女之名随人间美景而永存。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福琪
责任者
苏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