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琴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7575
颗粒名称: 楼下的琴声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楼下平房里住着一位拉手风琴的音乐学院学生,每晚练习但十点前会安静下来。他的琴声吸引了邻居们的注意,并得知他获得了一次全国比赛的一等奖并被邀请去欧洲音乐学院留学。他的家庭条件艰苦,但他的才华和努力让他在困境中崛起。
关键词: 河东区 音乐学院 陪读 琴声

内容

我住的楼下有一溜平房,住了些音乐学院的学子及陪读的父母,黑天白日里常常传出优美的琴声,只是平房依旧,学生却常换常新。
  有一段时间,平房里住了一个拉手风琴的学生,从院里能听到手风琴特有的昂扬的旋律。每晚拉一个小时,但十点之前一定安静下来,所以邻居们不以为然。我也常以此教育儿子:看人家多刻苦,每天练琴不止。除此之外竟连那练琴的是男生是女生,是何种长相都不知道,也从未关注过。
  一天中午,正在看新闻的儿子突然喊道:“那不是楼下那个哥哥吗?!”
  “哪个哥哥?”我走来时,那段新闻已经播完了。
  “就是拉手风琴的那个哥哥。他参加了一个全国比赛……”我仍未太在意,毕竟他的专业就是学手风琴,参加个全国比赛不足为奇。
  过了几天听说那学生在那次比赛中获一等奖。同时幸运之神似乎也要好事做到底,他被一所欧洲音乐学院所垂青,邀请他去留学。这回让我多少有些意外,没想到那简陋的平房里竟造就出一位才华横溢的未来的音乐家?!以后我才将他的母亲对上号,正是平时在院里时常看到的一位东北大嫂,也才耳闻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刚来时,他们租了一间大平房,每月租金300元,后来,换了间小的每月100元,好在欧洲那所学院考虑到他们的家庭的情况,提出免除他的全部费用,还负责他赴欧留学的机票。
  终于,晚上再没听到那野马一般奔突的琴声。我想:古今中外不少科学家、名人、学者都是从困境中崛起的,而环境优裕,风和日丽反而降低了成才的概率。在进入现代化初级阶段的今天,适度给青少年以磨难教育,减少人为的“温室效应”,也许是必要的?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鲁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