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张天成最困厄迷惘的一年。他从工作了20余年的街办厂延安缝纫厂下岗了,离开了他为职工服务的保健站。他珍惜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业务,但他别无选择。
想想年近80岁的老母,望着同是残疾人的爱人和正在上学的孩子,他茫然失措。为了生存,自幼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右胳膊残疾的张天成摆起了地摊。他卖过洗头水、卖过袜子、卖过小孩服装、卖过地毯,也给报社当过校对,看过夜,付出了种种的辛苦,饱受了种种的磨难,但生活依然维持在温饱线上。
逢年过节,区残联与大王庄街道办事处总是为张天成一家送去生活必需品,但这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家的生计问题。张天成在工作期间曾参加了全国第一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四年的艰苦学习和临床实习,于1987年拿到了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大专文凭。他还在市卫生局举办的职称考核中,获得了区中医类医士考试第二名的好成绩。1997年,在区卫生局、区残联和大王庄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张天成领取了市卫生局颁发的行医执照,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天成个体诊所。为了回报社会给予他的关爱,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凡残疾人看病一律不收诊费,医药费减收10%~15%。
有了自己的诊所,张天成如鱼得水,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又重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他更加钻研业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除了为群众治疗一些常见病以外,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疑难病症。2000年,张天成还被万辛医院聘请开设中医疑难病门诊。
几年来,张天成每当看到被自己治疗后痊愈的一个个患者的笑容和墙上的一面面锦旗,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他说:“下岗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是一件不幸的遭遇,但我没有怨天尤人,党和政府千方百计为我们提供就业岗位,出台优惠政策,我们只有自强不息,发挥特长,早日实现再就业,在付出与劳动中才能回报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