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大楼第二个门儿,住着八旬党员王嘉仁。老当益壮精神好,心胸开阔是热心人。楼内工作搞的好,全栋团结就像一家人。………。 在今年夏季纳凉晚会上,居民李洞山,用这段自编自演的京东大鼓来赞扬他们的知心人,好栋长,年近八旬的老党员王嘉仁。栋长虽然是个比芝麻还小的官儿,但需要管的事可真不少。除了完成好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布置的工作任务外,楼内的婚丧嫁娶、邻里纠纷、婆媳不和、夫妻吵架等,总之,楼内的大事小情都少不了他!谁家有了困难,出现难事都想找王书记说,他成为栋内正常运转的稳压器,更成为栋内居民的主心骨。
角色转换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没变。 曾担任天津市红旗化工厂党委书记职务的王嘉仁,自1983年退居二线后,就主动担任了河东区唐家口街卫国道居民区化学楼二栋的栋长。由千人大厂的党委书记,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楼栋的栋长,地位变化悬殊,却始终没有动摇他为人民服务的那颗心。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他,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否符合先进性标准,不是看他职位的高低、待遇多少,而是看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看他为人民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十八年来,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自1988年正式退休后,他便一心扑在为居民办实事上。为使栋内居民出门放心、安心工作,他还特意制定了一项为民服务的“六个代办”即:代收邮件、包裹;代管收交电费清洁费及双职工家门钥匙和居民房屋漏雨、冒水、停电等并负责联系维修;如有居民亲属串门儿,赶上家中无人他还代存一些物品;代垫一些邻居的煤气费房租费;代做楼栋卫生,院内绿化,防火防盗宣传,代帮双职工照顾孩子等。难怪楼内的居民都说,能和王爷爷做邻居是我们的福气;谁家有了困难找到王爷爷都能帮助解决。
坚持学习,不断充电。伸张正义,维护法律尊严。 王嘉仁多年来始终保持一个良好习惯,那就是每天坚持看书读报、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保持思想常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平时他还和老伴经常收看收听有关法律方面的节目;学习一些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并做好邻里纠纷的调解工作。化学楼多为两家一单元,时常因占用地方、上顾所等一些生活琐事出现纠纷,有时甚至大打出手。每当王嘉仁遇到这种情况后,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等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给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使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裁决”,从而收到很好效果。再有邻居青年,因经常参与赌博,造成夫妻不和,经常吵架,无奈之下妻子提出离婚。眼看一个好端端的家庭面临崩溃,于是王嘉仁多次登门找那个青年谈心、讲道理,用诚意打动了他,使他彻底戒掉赌博恶习,夫妻和好如初。对一些侵害群众利益,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情,他见到了就要管到底,化学楼前有近100平方米的绿地,成为附近居民纳凉消暑的地方。当时确被一些利欲熏心的商贩钻了空子,他们在绿地上私搭乱盖,破坏绿化,影响市容,给周围群众带来很多不便。这次又是王嘉仁挺身而出,向小贩们宣传法律、法规,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此一些小贩给王书记送去1000元,让“抬抬手,让他们过去!”这钱当即被王嘉仁所拒收。对方见软的不行,又威胁要王书记的命。王嘉仁没有被邪恶势力所吓倒,而是更加坚定了同他们斗争的决心,于是他主动与有关执法部门联系,彻底端掉违章建筑,还居民一片绿地,保护了市容整洁。为了保证社区安全,王嘉仁不顾年迈体弱,坚持参加社区治安巡逻队,每每往返数公里路程,但他从无怨言。
献出一片爱心。孤老晚年,并不孤独 王嘉仁的邻居——李连魁,自老伴去世后没有任何亲属,成为孤老户,生活非常寂寞。为消除他的孤独,王嘉仁便经常找他聊天、拉家常,每逢节日老伴都要给他送去食物,让他感受到家庭温暖。日复一日,老李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一天,王嘉仁发现没有见到老李,也听不到屋内有动静,敲门也没人答应。于是,他和邻居们一起撬开老李家的门,发现他已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他当即找来医生,对老李实施了急救。因抢救及时,老李的生命保住了。化学楼的四户孤老户都曾得到王书记的帮助,特别是每逢春节,王嘉仁和楼内的老党员们都先到她们家中看望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成为她们的贴心人。 几年来,该楼栋被评为文明楼栋,王嘉仁也先后被评为区最佳文明市民,社会服务志愿者标兵和五好家庭,并还获得2000年度市委市政府命名的精神文明创进活动先进个人和文明市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