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住着百来户人家,有两户门挨门,一户是宋家;另一户是刘家。
宋家是院里的老住户;刘家是新户。说新户,其实,刘家搬来少说也有几年。但几年来,宋家和刘家的关系始终不和,两家人谁瞅谁都别扭,谁看谁都烦,一句话——冤家!
实际上,宋家和刘家的矛盾没有嘛,说白了,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说,宋家关门重了些;刘家闲话多了些,你说我成心;我说你故意……一来二去,问题就来了,慢慢就大了。
为这事儿,院里的人们没有少劝他们,却全无结果。
劝宋家时,宋家女人就指点着门口,理直气壮地说,那个娘们顶不是个东西了!
劝刘家,刘家女人会不紧不慢地说,你们瞧瞧那只母老虎!谁敢惹呀?
两家男人虽然不说不道,可心里都憋着火。
都讲远亲不如近邻,但在宋、刘两家身上却怎么也体现不出来。
宋家有个儿子,今年正念初中;刘家也有个儿子,今年也在上初中。两个孩子都在一所学校,因为两家父母不和,两个孩子见了面也跟陌生人似的。
今年是两个孩子中考年,快到考试前,宋家的儿子出了问题,问题挺严重,他突然连续十多天高烧不退,到市医院一查,啧啧,竟是白血病!
宋家两口子惊呆了,变傻了。精神一下就垮了。宋家女人仿佛一夜之间老了许多。
孩子住院的次日,院里忽然贴出了一张为宋家儿子捐款献爱心的大红告示,字迹写得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很认真。没人晓得这张告示是谁写得,也没人打听。于是,院里的人们便都纷纷出钱相助。钱捐得有多有少,多多少少都是一份爱。
我也是这个大院里的一位成员,自然责无旁贷!
给宋家送钱的时候,刘家两口子把我拉进他们屋,问我是不是去给宋家送钱?我说没错,大伙都捐,我怎么就各色呢?本来是句无意的话,刘家女人却板起脸说,我们拉你进来可不是这个意思,你甭把人家想那么坏!我笑着解释一番后,刘家女人便捶了我一拳,哈哈笑起来……
临出刘家屋门,刘家女人拽住我的胳膊,悄悄说,哎,我说兄弟,咱们都是下岗职工,虽然在钱上帮不上太多的忙,但别的地界儿总还行。刘家男人也在一旁接过话茬,我在医院里有个哥们儿是主任,如果需要,烦你替我们捎个话过来……
我点着头,答应着,顺手接过刘家两口子手里递过来的钱,忽然看见刘家男人白衬衣袖口上有一小片新鲜的墨渍,心想,那张没署名的告示十有八九是他们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