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桥”架起河东腾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6516
颗粒名称: “两桥”架起河东腾飞
分类号: K292.1
摘要: 本文回顾了河东区在建国后的变化,特别是十一经路两座桥梁的架设和城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文章描述了河东区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人民在“两桥”架起后享受到的便利和繁荣。文章赞扬了市、区党政领导当好人民公仆为全市人民办实事的精神,以及这一举措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词:河东区,十一经路,两桥架起,城区发展,巨大成就,党政领导,人民公仆,办实事。
关键词: 河东区 发展 征文

内容

21世纪初,回首往事记忆忧新,今昔对比天壤之别。我生于河东,建国后又工作在河东,1953年光荣入党,对河东50年的变化感触颇深。仅从十一经路上“两桥”飞架和城区日新月异变化,也反映了河东人民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解放前的海河东岸——河东区是列强殖民地和贫民窑,条条道路留下了惨痛伤痕。十一经路曾是日俄帝国主义争夺的地盘。解放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了九个“五年计划”,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市委、市政府每年为人民办实事,首架十一经路立交桥于1982年国庆剪彩通车。对此,河东群众喜笑颜开,不仅打通了内环线——跨越京山线“天堑”变通途”,并为直沽风情增添一景;同时缓解了唐口地道非机动车和人流量。1983年冬,重建大光明桥又列为天津市重点工程项目。该桥于2月破土,当年11月竣工通车,从而告别了解放前后60余年行人过河排队乘摆渡汽船的生活。这使我联想起1949年10月2日我市召开约30万人参加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会场设在十三经路周边的开阔地,会议规模宏大,首长讲话后,开始群众游行。为方便河东区的游行队伍进入市中心,大光明渡口人员及时将许多民船并排连结成一座浮桥让队伍顺利通过。在11经路拓宽中,兴建了我市第一座战时能防空、平时能使用,设计新颖、布局合理、总建筑面积3117平方米的大型人防工程——十一经路地下商场。雍容典雅的河东文化宫;焕然一新,气象万千的党政大楼;曲线飘逸独领风骚的东海商厦、津东大厦相继而立。昔日的大和学校旧址矗立起神韵并采的15层乳白色天津音乐学院教学楼;大光明桥东侧林立而起造型新颖的美丽壮观的18层万隆大厦和6万平方米高达30层的天星河畔广场独揽海河风光,尽显河东风格。再有,近年来,十一经路拔地而起24层玲珑隽秀、雄伟壮丽的中国银行河东支行大厦以及别具一格的人保大厦(人民保险公司),已川流不息开展金融保险业务,更加显得河东政治文化中心经济繁荣发展光辉夺目,这就是“两桥”架起河东腾飞所结的硕果。这更是市、区党政领导当好人民公仆为全市人民办实事赢来河东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仅是我们祖国渤海之滨百年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这正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段文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