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收到《河东报》后,我坐在会议室里阅读。旁边的德育处主任问我:“你读的是什么报纸?”我说:“是《河东报》。”我给他几张报看,他认真地读起来。散会时,他把报纸还给我。我问他:“报纸怎么样?”他高兴地说:“挺好的,图文并茂,品位挺高的……”还有一次,民进开会,一位在河东区某机关工作的朋友问我:“你怎么还在《河东报》上发表文章?”我说:“我是报社的顾问。《河东报》你常看吗?”他说:“当然常看……”我问:“你觉得报纸怎么样?”他说:“挺大方的,高雅有品味……”两个人都提到一个品位问题。我想,“品位较高”可能就是这份报纸的特色吧!
首先,是它的文化味。副刊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篆刻、书法、绘画等作品,大都有着深邃的内涵。比如散文《磊庐石语》,以石喻人,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真谛。也很有知识性与趣味性。《镜像、物化、自喻》,很有新意与哲理。《感动》一文给人以思考。再如,在《生活的翅膀》一文中写道“思索产生思想和灵性。也正是因为思索,每一个被思想所支配着的行为都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这些话,不只是对思想家而言,它对普通老百姓都一定的启示。
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语言也很美,比如《冬天的雨》一诗,语言是很洗练的。除了其形象性、音乐性之外,它的迷人处还在于它的意境美、象征美,还有着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其次,它的新闻性也很强。信息量也很大。抽样统计,第一版,平均约15条,第二版约13-15条,图文并茂。均为本周的事,没有发现旧文。新闻面很广泛,凡是本区发生的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统战、城建、街区建设、党政大事,无不在报道之列。一报在手,可尽览全区风貌。摄影作品时效性很强,印刷很清晰,也很注意艺术性。
还有一点值得提的是它的休闲性。既是一份全区人民的报纸,读者是不同层次的人,其可读性、休闲性、知识性、趣味性也是应该考虑的。《河东报》就做得不错。比如那“百户绿色文明家庭脱颖而出”、“警惕老年性‘新居’精神障碍”、“精神病发作撕碎两万元,居委会大娘完璧归赵”等新闻,都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很贴近百姓生活。
在《河东报》上还有一些关于民俗的、地域文化的东西,使得这张报纸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我喜欢《河东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内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区域特色,不仅仅是因为它排版讲究、版面活泼、字体秀美;我更敬仰办报人的一丝不苟的执著精神,敬仰他们虚怀若谷的敬业精神。他们广泛地聘请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多次召开征求意见的座谈会。每次接待的规格都很高,从区委书记、区长、宣传部长,到报纸的主编,都亲自到现场来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领导重视,是他们取得好的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们还有一个兢兢业业的编辑、记者队伍。他们有的身兼数职,报纸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每当我拿到一份清秀、醒目、隽永的报纸的时候,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他们。想起了他们风尘仆仆采编的身影,想起他们酷暑寒冬伏案审稿、拼版的情景,想起他们一遍遍登门、或电话约稿的情景。报纸今天的成绩,他们功不可没。我不善于写诗,但值此报纸喜庆的日子,不由得诌诗一首,聊表庆贺之意:“万众齐努力,心血凝成金;一纸报在手,尽收沽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