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市河东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6156
颗粒名称: 中共天津市河东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
其他题名: (2000年12月23日中共天津市河东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分类号: D625.2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的内容和精神,包括审议通过《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关于制定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2001年工作意见》,以及对河东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目标任务的确定等。文章强调了全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指导思想,以及2001年的工作重点和要求。
关键词: 区委 会议 河东区

内容

中共天津市河东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关于制定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2001年工作意见》。区委书记赵琨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区委副书记郭俊杰同志就《建议(草案)》作了说明。这次全会是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牢牢把握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抢抓机遇,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河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会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实施“九五”计划以来,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明显成就。五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市委的各项重要决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科教兴区战略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城区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九五”期间,是河东历史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们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并形成了一套符合河东实际的工作思路,积累了许多加快发展的实践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增强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锻炼了一支勇于拼搏、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全区人民创新、思进、求快的愿望强烈,初步形成了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发向上、追赶先进的浓厚氛围。所有这些,都为实施“十五”计划,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保证。
  全会认真分析了新世纪初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机遇和挑战,深刻领会了市委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深刻内涵,认为从新世纪开始,河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握先机,抢抓机遇,跨越式发展。要巩固和发展河东已有的好形势,乘势而上,追赶先进,需要跨越式发展;要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努力,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需要跨越式发展;要发挥好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作用,为天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更需要跨越式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历史的责任。
  全会按照一要速度快,二要水平高的跨越式发展总要求,提出了河东区“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力争实现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传统和新兴第三产业发达,非公有制经济更快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较大进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城区功能和管理水平大为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有较大幅度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努力把河东区基本建设成第三产业发达,区域经济繁荣,商务功能完备,集散贸易活跃,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优势明显,社会事业兴旺,文明、整洁、开放的现代化新城区。
  全会确定了“十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落实“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做好“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必须认真把握好七项指导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改革和科技创新;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打好服务牌;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全会指出,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上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揽全局、把握重点、狠抓落实、乘势前进”。要继续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工作基调,按照跨越式发展要求和区委《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努力做好2001年的各项工作,实现“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全会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河东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内对外开放三件大事,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这个重点,采取继续打好服务牌的举措,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用力方向和根本途径。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线,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要坚定不移地走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实现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的路子,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要充分挖掘优势和潜力,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做好优质服务这篇大文章,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抓好上述工作,要以改革统揽全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各项配套改革,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会提出,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市委提出的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文化品位新三件事的要求,加快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河东发展得更快一些,城区变化更大一些,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更好一些,让老百姓看到新的希望,得到更多的实惠,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
  全会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体系。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城区整体文明水平。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认真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为新世纪初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加强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更好地担负起领导现代化建设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要进一步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气势。大力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用全面上水平的标准组织和推动工作,真正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全会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奋斗,跨越式发展,为胜利完成“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河东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江泽民
相关人物
赵琨
相关人物
郭俊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