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二年(公元1210年)冬,85岁高龄的陆游病情越来越重了,医生诊脉之后痛心地告诉家人:“给陆公准备后事吧!
亲朋友好、乡亲邻里纷纷前来探望,此时诗人已气喘吁吁、语不成声,不禁流下了热泪。然而,对于个人,他是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他念念不忘的是,国家还遭受着异族的侵略,这是最大的愤恨和耻辱。突然,他挣扎着坐了起来,伸手指指桌子,儿子会意地拿来笔砚,只见陆游费力的拿起笔,在纸上写了“示儿诗”三个字,便无力的停下笔来。稍后,他毅然又抖抖嗦嗦地接着写下去:“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连笔都没放好,便含恨离开了人世。这就是流传已久的、著名的《示儿诗》的由来。从这首七言绝句里,人们看到了陆游那始终如一的爱国热情,虽然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即使到了九泉之下,也想听到九州大同的胜利消息。
谁能想到,当历史的时空跨越了700多年之后,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开国元勋陈毅元帅也写了一首《示儿女》的诗,引起了党内外的普遍关注。这首诗写于1961年,当时正值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形势较为严峻,有些同志在困难面前产生了畏难情绪。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陈毅同志以一个老一辈革命家对革命忠贞不渝的信念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写了这首《示儿女》诗,谆谆教育自己的儿女,要坚定革命信心,放眼未来:“看我中华跃上游,革故鼎新事事侔”;教育他们刻苦学习,注重实践:“勿学纨绔儿,变成白痴聋。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叮嘱他们要扎扎实实的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
两首《示儿诗》,反映了两个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的高尚情操。陆游的《示儿诗》,突出爱国二字,号召众人团结爱国;而陈毅的《示儿女》诗,则着重教育子女当好革命的接班人。陆游的《示儿诗》无疑是一首传世佳作,而陈毅的《示儿女》诗,更有其伟大的现实意义,与其说它是写给自己子女的,还不如说是写给全国广大青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