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马三立不能不提相声,说相声就离不开它的发祥地之一——天津河东区,简断节说吧,打有相声那年起,世代相传至今天,到冯巩这一茬已是第八代了。再往上数,马季是第七代,侯宝林是第六代,而马三立则是第五代,这一辈份的相声艺人,他是硕果仅存;而马三立与河东有着特殊的情结。
笔者在天津马三立公寓见到马老时,他正在接待夕阳红老年骑行队的代表。该骑行队有队员近百人,平均年龄75岁。他们曾骑自行车从天津出发,历时三个月,胜利抵达澳门。骑行队的老人们大多是相声迷兼马老的崇拜者。回津后,他们萌发了去拜望马老的念头。经与马老的二公子马志良联系,老人们终于如愿以偿。进门时,马志良就打趣地说,人家都能骑车去澳门,您行不行?我给您也准备辆车?马老说,我肯定不行了,一辈子不会骑车。稍停顿后他又说,要是哪位力气大,好心眼,驮我去还差不多……那也不成,怎么呐?弄不好在道上就把我给颠散了。不知谁说了一句:“您老又抖包袱了!”
说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不如说是幽默的艺术更准确。
马三立是说相声的天才,什么话到他嘴里都要绕个弯出来,形成“抖包”,让人发笑。
可谁曾想,这位相声泰斗平生第一个“包袱”,抖出的竟是辛酸的泪水。
那年头兵荒马乱,相声艺人身处下九流,每日为吃穿发愁。目睹前辈和自己的饥寒困顿,老艺人马德禄发誓要供儿子马三立上学读书,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文化人。
马三立自幼聪慧好学,什么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小学毕业后便考进天津的汇文中学。汇文是当时的贵族学校,校规繁多,管理严格,在校学生需着统一黑色校服。马三立没钱买校服,只穿了件破大褂。刻薄的班主任多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挖苦他。
后来家里凑钱给他,不料马三立买回来一套起码大3号的校服,他穿起来就像一件肥大的斗蓬。家人不解,在父亲的厉声诘问下,他才解释道:“我想热天单穿,冬天套棉袄……这样还能多穿几年……”沉默良久,父亲叹了口气说:“哎,闹半天,他的包袱在这啦……”
如今,马老吃住在“马三立公寓”已经有好几年了,连年节也很少回家。经常在他身边照应的是孙子马小川。听说小川的名字是马老给起的,记者便向他寻问这名字的讲究。马老说:“其实就是小三立的意思,把‘三’字立起来,不就是‘川’字吗?”“那您的名字又怎么讲?”马老说,古书云:君子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三立”之名由此而来。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啊!
说不能至是马老的谦虚。为立德,他一生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为立功,他二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战士;为立言,他倾心创作,几出精品,“马大哈”、“马洗澡”、“逗你玩”,形象生动突出,为几代人所喜爱。他的相声,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并对人们的语言定势和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人们大多通过外表知道马老是位活泼幽默的老顽童,却不知道在他内心装有一个博大悲悯,深沉执著的苍茫世界。
1995年3月,在天津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马老向大会提交了一份书面发言引起了委员们的广泛关注。马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老人,尽快兴建高质量的老年公寓。
马老从50年代起就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他在历届政协会议上向大会提交的议案,发言都离不开文艺界的内容,惟有这一次把话题转向了老年福利事业。他在发言中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问题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现今老年人日益增多,“四、二、一”式的家庭普遍存在,即使再孝顺的子女,也很难为老人的生活安排的十分周到。
马老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深有体会地说,我和儿子一家共同生活,他们或上班或上学,出去就是一天,晚上才能回来。白天家里就我一个人,我既不会做饭,也不会料理家务,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再婚吗?我已经八十多岁了,谁要我啊。和我情况类似的老人一定不少。有钱请保姆陪伴侍候的肯定是少数,有时候我很羡慕托儿所的孩子们,早晨有人送,晚上有人接。可目前像样的托老所却太少了。
马老的提案立即得到许多与会的企业家委员的积极响应。经营五金交电的私营企业家高先生找到老马,表示愿意出资在河东兴建一所大型的老年公寓,欲聘马老为顾问,并希望以马三立的名字命名这所老年公寓,马老欣然应诺。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欲借马老名义筹办的各种盈利活动,均被马老婉言拒绝。他说,想用我的名义去弄广告、去赚钱,没门儿。要是做对社会有利的公益事业,我还分文不取,支持到底。
在筹建马三立老年公寓的过程中,高先生得到河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而马老从筹资到选址,从设计到施工,从内部格局到运作管理,他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对河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后来历经两年建设,一座建筑面积为8446平方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老年公寓终于落成了。
1999年4月,由马老筹资兴建的又一座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社会福利单位——马三立老人园也已建成并开始接纳老人。马老的义举带动了天津老年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
谈到运动健身的话题,马老说,锻炼要因人而异,不能等同划一。我认为老年人首先要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是最重要的,然后再注意动静结合、脑体并用。在谈到学习时,马老打并了“话匣子”,他幽默地说:“学习的习惯决不能丢,有人可能会说,你都奔九十的人了,还学嘛呀!不对,人是越老越得学,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宽广心胸。像有些老年人,一天到晚嘟嘟囔囔,看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为什么?就因为你欠学习,老盯着鸡毛蒜皮的小事,用留小辫子时的眼光看问题,那还能谈什么保健?那是保病。”
今年初,马老的弟子于宝林喜收赵恒、佟有为等四名徒弟,马老高兴地出席了拜师仪式。马老说,看见相声艺术后继有人,兴旺发达,是我晚年最大的心愿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