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登高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5813
颗粒名称: 重阳日登高去
分类号: I2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原指天,因《易经》中九代表阳,两九相重故称“重九”,“积阳为天,天有九重”。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下了不少登高眺远,观赏山河美景的诗篇。高攀登山,会产生许多奇妙佳境,如看云、看雾、看峰等。在山水林泉怡人环境中奏起和谐的生命乐章,会使人心情和精神得到升华。老人们在重阳日登高去,能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关键词: 河东区 杂著 当代

内容

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原指天,《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九”,“积阳为天,天有九重”,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九九艳阳天,秋高气爽,风光佳丽,登山而游,极目云天,玩赏秋色,排遣情怀,早已成为一种风俗。
  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下了不少登高眺远,观赏山河美景的诗篇。如唐代诗人刘长卿诗云:“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杲楼西。”
  “登高”确是老人们的乐事,从古至今登高便有了许多佳话轶事,它也成为一种观赏山河景色的游览活动。因为高山是大地之子,高山是河川之源,高山是万石之母,高山是生物之苑。只有登山才能领略高旷的境界,使人看到无限风光。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山程水驿间蕴含着许多生机活力。登山,在青山秀水和古迹名胜面前,会更加感到心旷神怡和精神焕发,继而将自己心情和气质升华到至善至美的程度,在山水林泉怡人环境中奏起和谐的生命乐章。
  高攀登山,会产生许多奇妙佳境:看云,想来它就来,想去它就去,舒卷自如,飘然若仙;看雾,欲凝则凝,欲散则散,退让有序,怡然自得;看峰,绵延又深远,给人以雄浑阳刚之气,使人有仰慕之情。居高临下,放眼四周,祖国大好河山,辽阔大地,人间腾达,尽收眼底。祖国母亲就在心中,抒情怀志好不畅快。
  “云山叠叠几千重,幽谷路深绝人踪,碧涧清流多胜境,时来鸟语合人心。”登山,头枕奇石,手探白云,脚踩碧流,眼观行舞,耳听松涛,鼻嗅香花,心倾鸟语,是一种何等淡雅、何等惬意的佳境。
  如果老人们身体健壮,不妨去登高攀山,让晚年生活再一次充盈荡气回肠的乐趣,让生命再一次焕发青春生机。如果不能亲临高山攀登,而心系登高之畅快,在内心深处营造歌山吟水的世界,感受生命的流动,使自己心灵得以净化、得以憩息、得以升华,也是对晚年夕阳红的快慰。
  重阳日登高去,给这敬老尊贤的传统佳节注入更加丰富又具体的新内容,老人们在欢度重阳节之际,会使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严志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