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从呼和浩特西行,公路极为顺畅,视线却变得荒凉。沿途多见风沙少见人,只有到了薛家湾,色彩才丰富起来。仿佛沙海中凸起的一处绿洲,给人以峰回路转之感。
因为有了西部大开发,有了露天煤矿,还因为正在兴建大型电站,如今的薛家湾充满了自豪感。漫步街头,但见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树绿花香,俨然一座现代派的塞上小城。
而今,伴着西部大开发的洪流,随着准格尔电站的兴建,边陲小镇渐渐变得热闹起来,一支来自于海河之滨的电建队伍,在这里安营扎寨,用心血和汗水铸造这颗塞外明珠。电建工人和煤炭工人朝夕相伴,天津文化和蒙西风俗水乳交融,所产生的碰撞、交流和互补,还真有可能独放异彩。
薛家弯镇系准格尔煤矿的机关所在地和职工生活区,洋洋洒洒六、七万人口,全是吃煤炭饭的。准格尔矿属世界第二大露天煤矿,所储矿藏可资开采上百年。从八十年代开始挖掘剥离,国家在这里投入了大量资金,几支来自于东北、包头等地的煤炭大军为这里的早期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今非昔比,辉煌的日子早已写进了历史,这几年煤炭行业不景气,准格尔矿也不例外,职工的工资普遍不高。但薛家湾人却显得安贫乐道,悠闲自在。说起来很有意思,我们到薛家湾一家颇具档次的餐厅吃饭,连点了几个菜,服务小姐也连摇了几次头,最后只能有什么将就什么,问及原因,服务小姐倒也坦诚相告:这里仍沿袭“大锅饭”模式,干多干少一个样,那谁还愿意多干呀?你们少点几个菜,我们也就多歇会儿,反正挨到点下班呗!
或许这是个别现象,有以偏概全之嫌。可据我在现场工作的同事讲,薛家湾的买卖人都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买东西多拿不了叫他送一趟,掌柜会连连摇头摆手:本店概不送货。你若拿退货相要挟,对方也是一副毫不通融的犟劲。
薛家湾人经商刻板,但绝少奸诈,这也反映了一种朴实的民风。小镇全是一个大单位的,非亲即友,整天打头碰脸,大家和气相处,也就绝少治安案件,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仙境。
西部开发不仅是经济上的投入,也有观念的影响和文化的交流,后者甚至更显重要。此次我们天津电建驻扎薛家湾,给小镇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使偏远的封闭之地为之一振。施工现场整饬的壮观整齐漂亮,蓝白相间的办公室、标志牌,队列整齐的入场式、站班会,显示了一种雷厉风行的军旅作风,这些都给当地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称我们是“电建正规军”。《准煤报》还专门撰文报道此事,并拍摄了照片,准备回去仿效而行。
玉龙雪山下的牧场
○成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