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登记常识解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5675
颗粒名称: 兵役登记常识解答
分类号: E265
摘要: 本文是关于兵役登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包括兵役登记的定义、目的、实施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文章指出,兵役登记是兵役机关依照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对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能力进行核实、确认和统计的一项法律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兵役法、健全我国兵役制度的重要措施。进行兵役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摸清适龄公民的政治、身体状况,以便确定他们应服兵役、免服兵役或不得服兵役。同时,通过兵役登记,可以进一步增强公民依法服兵役的观念。
关键词: 河东区 兵役登记 预征对象

内容

一、什么是兵役登记,为什么要进行兵役登记?
  答:兵役登记是兵役机关依照兵役法的有关规定对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能力进行核实、确认和统计的一项法律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兵役法、健全我国兵役制度的重要措施。进行兵役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摸清适龄公民的政治、身体状况,以便确定他们应服兵役、免服兵役或不得服兵役。同时,通过兵役登记,可以进一步增强公民依法服兵役的观念。
  二、凡是被确定应服兵役的公民(应征公民),是否于当年都要被征集服现役?
  答:不是。因为,首先,我国人口众多,符合服现役条件的应征公民数量大大超过军队每年所需补充新兵数量,被征集服现役的人员要择优选拔;其次,每年征集哪几个年龄段的应征公民服现役.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当年的征兵命令中都有明确规定,符合征兵命令规定的年龄条件的才有可能被征集服现役.不符合的不征集。
  三、适龄公民应在何处进行兵役登记?
  答:适龄公民应在本人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地进行登记,接到兵役登记通知后,到指定兵役登记站登记。机关、团体、学校、企业(含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新兴企业)、事业单位的适龄公民在本单位登记;农村适龄公民在乡(镇)、乡(镇)企业或村进行登记;城市待业青年、个体户、临时工在户口所在地街道或居委会进行登记。
  四、兵役登记工作应如何组织实施,具体业务工作应由哪些部门负责?
  答:兵役登记工作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由各级兵役机关负责组织实施。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乡(镇)、街道应负责本单位的登记工作。具体业务工作,在建有人武部的单位,由人武部负责,未建人武部的单位,以机关、团体、学校、厂矿企业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应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并接受所坐落的区、县或乡镇、街道人武部的指导。
  五、兵役法对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怎样处理?
  答:兵役法对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个人和单位都明确作出了惩处规定。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拒不改正的.在两年内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者升学。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拒绝完成兵役法规定的兵役工作任务的,阻挠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拒绝接收、安置退伍军人的,或者有其他妨害兵役工作行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罚。
  六、《天津市征兵若干规定》对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个人和单位怎样处理?
  答:《天津市征兵工作若干规定》对适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区、县兵役机关责令其限期登记。逾期仍不登记的,由区、县兵役机关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由其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经教育后不履行兵役义务的,由区、县兵役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相当于当地一个义务兵一年优待金3倍到5倍的罚款。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招聘从业人员的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地的区、县兵投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兵役机关报请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1)不按兵役机关的要求组织本单位适龄公民进行兵役登记的;(2)帮助适龄公民逃避兵役登记或者征集的;(3)给兵役登记或者征集工作设置障碍的;(4)招收、录用明知被批准入伍的应征公民就职就业的。
  七、什么是预征对象?
  答:预征对象就是当年预备征集服现役的应征公民。
  八、如何选准管好预征对象?
  答:各单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适龄青年逐一登记核对,严格选拔预征对象程序,搞好初审、初检,有条件的单位可对预征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一般性常规体检,切实把政治思想好、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壮等各方面条件优秀的应征公民确定为预征对象。要把对预征对象的管理和考查,做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预征对象的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对预征对象的管理和考查制度,加强与有关部门和预征对象家庭的联系,全面了解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现实表现、病史状况、文化程度、实际年龄等情况,发现有问题、不符合预征对象条件的应及时进行调整。对外出预征对象要建立有效的联系制度,落实有关考查、汇报和联系制度,保证能管得住、联得上、召得回。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