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论语》感悟着二千多年前的孔子,读到他一句话,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立刻,心头一颤,似有一点光在心渊处突明,倏然亮遍胸膛。
读过孔子这段话后的时间里,我时常会想到,在那个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在以全部精力投身于自己思想的传播和实践时,偶尔心头也会掠过一丝苦恼和无奈,为的是自己囊中羞涩。
我觉得孔子是一位极具平民意识的圣人。他的学生做了地方官,薪水是小米九百斗,那学生谢绝接受,孔子却说:可以拿回来分给你的邻居和老乡嘛!想他此举不是要笼络人心,实在是那时的百姓生计难挨。孔子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颜回大加赞赏,也表明他把“富”看得很淡。他收徒授业,也不过只收几条肉干。那孔子又如何成为为求富,而甘做“执鞭之士”的彼孔子呢?其实,此孔子,彼孔子,都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也被统治者修饰了两千多年的孔子。做人可以很清淡;做事业,清淡了则举步维艰,不时碰壁。周游列国多次被逐被困被辱的经历,虽然有思想不被接受的原因;但是,如果富可敌国,又何必去四处游说,吃那份苦受那份罪。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建个“孔国”,让天下的国君和百姓看看,我孔氏理想的社会如何使民心归仁,民行归礼。
孔子并不鄙视金钱,想必他还极想有一笔财富,为此他肯去做一个执鞭之士。他不认为那很卑微。赚钱吗,只要不亵读灵魂,做什么不可以?说到底孔子的求富,绝非以求富为目的,只不过是希望“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最终是为了从己所好。孔子求富只求一时,从己所好才是终生不辍。反之,给他一座金山,怕他也毫无兴致。只是求财富与求知识一样,需要用漫长的时间不间断地去一点点积累。人生的短暂使他无法做到先求富,再从所好。既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孔子就只能焦头烂额地从己所好了。这让我突发奇想:如当时有体育彩票销售,孔老先生必定会去碰碰运气。那既不出卖良心,又可解闷,如果撞上头彩,推行“所好”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印上一批《春秋》、《论语》等等分发出去,也比自己口干舌燥、四处游说,来得方便长久,收效更大。毕竟语言和文字给人留下的领会、思考的余地相差极大。
孔子和他的思想在现代人眼中大抵是既固执又迂腐的。可我觉得世界如果真能达到孔子所倡导的境界,该算是生灵的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