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七届五次全会和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按照市委确定的“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的工作基调,本着“改革、发展、稳定、创新、实效”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企业改革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对外开放和第三产业,全方位打好服务牌,推动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上水平。招商引资和驻区三产纳税是五项经济重点工作中两项重要的硬性考核指标,上半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可喜的成果
上半年全区招商形势稳步发展,全年引资指标顺利完成。截至6月底落实招商项目24项,完成内联引资协议额6.9亿元,到位额2.3亿元,分别完成年计划5.36亿元和2.05亿元的128.7%和112.2%,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驻区三产上半年税收呈良好增长势头,总税收6800万元,区留部分4100万元,均超过年均衡指导性指标。其中,驻区三产17家大户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三税总计2977.66万元,比去年同期2566.23万元增长411.43万元,增幅16.03%;区留成部分1738.93万元,比去年同期1298.89万元增长440.04万元,增幅33%。
有力的举措
全面上水平,核心是经济上水平。各级领导准确把握市委工作基调,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增强了经济工作上水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区经协办和各经济部门紧紧抓住驻区三产企业多的区域优势,牢固树立服务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强化打好服务牌意识,拓宽服务领域,看长远,算大帐,全力以赴创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驻区三产全方位搞好服务。同时,进一步挖掘区域潜力,放宽经济视野,构筑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巩固发展内联引资的好势头,借助外力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和区政协的领导,特别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和招商引资工作,先后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走访调研、现场办公服务活动,主动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办实事20余件,深受企业的欢迎和好评。为调动驻区三产纳税大户的积极性,今年还加大了奖励力度,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除对纳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奖励外,还对纳税超过500万元以上的特殊贡献大户给予扩大再生产支持。在兑现物质奖励的同时,为获得“重点保护服务单位”的17家纳税大户重新挂牌,并授予这些企业负责人为“功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称号,在政治上给予肯定和激励。全方位打好服务牌已成为全区各行政执法管理部门的共识,28个执法部门结合本部门业务相继制定出台了服务措施,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开“绿灯”,实打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服务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力地促进了驻区三产企业的发展。
为大力发展新经济增长点,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区领导从调研入手,摸清了全区招商现状,对全区88个单位进行了地块招商的调研,并筛选出34个地块进行了5次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同时还通过因特网、驻津办、驻外办等多种渠道进行项目推介,全方位宣传河东,有效地拓宽了招商引资的领域。
奋斗的目标
全方位打好服务牌,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努力实现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这是区委、区政府按照2000年工作全面上水平的要求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前不久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经济工作时指出,全区面临的经济形势还很严竣,要完成全年的任务,下半年工作还很艰巨,容不得盲目乐观。全区经济发展后劲还不太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区域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各执法部门服务措施需要继续深化和细化,“三乱”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吸引企业落户河东和招商引资政策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明确,适应市场经济的招商方式要创新,地区品牌优势还不太明显。为此,全区确定了下半年招商引资和为驻区三产企业服务的重点工作,要继续开展好区领导深入驻区企业调研服务活动,重点扶植新三产企业,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服务力度,进一步总结优化外部环境经验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区、企领导还要积极地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抓落实。要出台招商新政策,宣传推介我区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对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包装,推出河东招商区域品牌;要组织重点招商项目,开展跨地区招商;对重点项目瞄准有实力企业搞好项目对接,组织企业开展跨地区经济协作;完善招商网络建设,准确把握全区招商情况,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