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5553
颗粒名称: 钱江潮记
分类号: K928.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的潮涌现象,也称为海宁潮。
关键词: 海宁潮 自然景观 历史根源

内容

钱塘江大潮,也叫海宁潮,是我国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处的潮涌。江海汇集,洪流生威,经常是日出有潮,日落有汐,但以每年夏季八月十八日的潮汐气势磅礴,最为壮丽。潮汐到来之时,只见海面啸声阵阵,巨浪滚滚,疯涛卷狂澜,潮涌频频,风云相助,壁岸听惊雷。汐涌湍急,潮头矗立,恰似万马奔腾,驰骋千里。置身于这无比壮观的场面,更感到江涌虽汹,心潮却比浪高。据记载,此时的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8.9米,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钱江潮被誉为天下奇景,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传说在春秋时期,吴国的著名大臣伍子胥直言相劝吴王,怒遭拒绝并赐剑自尽,后将其尸体投入钱塘江。从那时起,钱塘江就出现了早潮晚汐,每逢中秋节后的三天里,古代的杭州人络绎不绝的涌向江边,来到海湾,搭彩棚、筑看台,争先恐后观潮汐。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言:钱江大潮由远而近,看似云中巨蟒、水上蛟龙,听似七寸飞蛇舞狂风。忽然间,又迅猛形成一道高檐阔壁,在咆哮中渲泄,在怒吼中驰奔。这时候,也有一些意志刚强、水性较好的“弄潮儿”,勇敢地跳入水中,跃激流翻腾嬉戏,劈巨浪展臂搏击。江岸上人山人海,呐喊声此起彼伏,观这潮涌,赏这奇景,人心沸腾,使这个传统的观潮时节色彩颇丰、趣意更深。这种民间风俗从南宋起,经元、明、清各朝代沿袭下来,久盛不衰,反映出其中的魅力无穷,底蕴不尽。
  其实,钱江大潮并非人们传说的那样神奇,它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海水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定时产生的潮涨汐落而已。而这种现象又与这里的地形有关,因为钱塘江河口形似喇叭口,外宽内窄,当潮流从波澜壮阔的海面涌来时,窄小的河道受到制约,使得河面骤然收缩,放荡的潮水由此而狂升猛涨,瞬间耸起千层浪,汹涌澎湃,滚滚而来,也就是人们所看到的潮涌。
  当然,世界上还有一些类似喇叭口形状的河口,比如亚马逊河口、易北河口、叶尼塞河口等,同时也能出现较大的潮汐,但与我国钱塘江潮涌相比,显得逊色多了。因为钱江潮涌的高大而宽阔,雄伟又壮观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当钱江潮汐来临的时候,总会引来无数游客到这里观光赏色,望潮兴叹了。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伍子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