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玉石刻永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5551
颗粒名称: 刀笔玉石刻永恒
分类号: J314.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玉石雕刻家霍学正的艺术生涯和他的作品。霍学正利用石材的天然形状和纹路,进行巧妙构思,创作出了众多形象丰富、题材广泛的玉石作品,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赞赏。他通过观察和想象,将生活融入作品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霍学正 玉石雕刻 艺术生涯

内容

生命易逝,艺术永存。雕刻艺术无疑更具有直观性与不朽性——一只玉雕的蝉,可以“鼓翅鸣叫”几千年,只要观赏者富于艺术的想象。
  回顾四十年走过的道路,霍学正颇有感慨。少年时代,他就喜欢画画儿,或用木头雕刻一些粗糙的小玩艺儿。那是他的艺术天赋稚嫩的萌芽。中专毕业时,校领导爱惜他的才能,分配他去一个用非所学的玉器工厂,从而成全了他的艺术天赋。
  四十年来,霍学正的玉石作品不计其数,而且题材广泛、形象丰富,如观音、钟馗、寿星、连年有余、万事如意、十二生肖图、蝉等,还有文革时期雕刻的《红岩》人物;革命烈士成岗高举手铐铁链歌唱《我的自白》。他的这些作品博得了众多国内外收藏家的赞许,称之为:鬼斧神工,精妙绝伦。
  玉石雕刻要因材赋形,即利用石材的天然形状和纹路,进行巧妙构思——石料上的两个黑点,可以想象成人的双眼,以眼为中心构思人物形象和整体构图。构思的灵感绝不会轻易而来,它要靠艺术感觉的敏锐、对生活的观察、想象的丰富和对艺术痴迷的追求。曾经有一块红绿两色的玉石叫霍学正颇费脑筋,几个构思都不满意。一天,他在姐姐家出神地看着挂历上的一副画。突然,一个新的构思仿佛从天而降,闪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赶紧画下了草图——《连年有余》。他把材石上那块红色雕成了大鲤鱼,与绿色的人物既相映成趣,又浑然天成。
  霍学正的玉雕作品在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颇有影响。他曾被澳泰同行的高薪聘请为高级顾问、专家,并委以玉雕厂厂长、工艺美术总设计师等职。然而,他真正的用心在自己的家乡——天津。他回到家乡,建立了“霍氏琢玉工作室”。他要通过这个工作室广交社会各界爱玉藏玉之友,与大家共同提高赏玉水平,共同切磋琢玉技艺,并将他多年积累的琢玉经验延传下去。
  玉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的玉雕艺术更是渊远流长。面对一件件散发着古典气息的玉雕作品,作为天津文物博物馆协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会员的霍学正,经常想的是怎样创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霍氏风格,为丰富的中华玉雕艺术增添一枝新花。这是他的追求,也是我们的祝愿。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由庆华
责任者
钟馗
相关人物
霍学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