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区教委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加强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形成了我区德育工作的新格局。92年、96年我区政府和区教委连续二届被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集体。近年来,我区更加注重德育工作,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充分发挥德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使我区德育工作不断充实和完善。
一、强化德育管理,优化育人环境
1、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评价制度。自97年我们有针对性地狠抓了“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工作。制定争创优美环境,文明整洁的校容校貌,良好的校风校纪的工作目标。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河东区中小学文明学生十条标准”及“补充细则十六条”“河东区争创文明校园检查评比方案”等规章制度。创建文明校园工作是学校整体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实行三育达标评估,对学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检查。目前我区绝大多数学校达到了“学校像个学校样”,“学生像个学生样”的目标。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育四有新人。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会代训提高整体水平,积极鼓励青年班主任勇挑重担,在实践中培养典型。及时表彰推广青年班主任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将他们的经验和创新科研论文分别汇集成册加以推广。我们以“日常行为规范”、“礼仪礼貌”、“一日行为规范”、“五无五不”、“文明礼貌标准”规范学生言行,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
我们在学生中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注意抓“细”、“小”、“严”、“实”,用身边普通人的事迹感染他们,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使思想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德育工作结出丰硕成果,涌现出许多的好人好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普及艺术教育。我区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作用,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校实际建立起有特色的诗歌、音乐、器乐、舞蹈、戏剧、鼓号、绘画、书法、美术、雕刻、摄影等丰富多彩艺术社团。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每年五月为“校园艺术节”,区教委都要举办一次中小学艺术教育成果汇报演出。我们还在初三毕业班评选艺术特长生,为艺术特色校输送人才。
2、强化劳动教育。区教委下发了《河东区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几点意见》开展了“劳动小能手”、“劳动小巧手”活动比赛,参加市教育局、市妇联举办的“津美乐家庭劳动小能手”评比。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建校劳动,使学生在劳动中学到本领,培养劳动人民感情。
3、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举办了2000年科技回顾展及澳门回归万名中小学生计算机竞赛活动。我区在天津市青少年儿童计算机竞赛中获得天津市第四名的好成绩。津华中学、45中学学生科技发明创造获得专利。86中、盘山道中学、石墙大街小学、32中、靶〓村小学科技制作分获全国一等奖、金牌奖,激发青少年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一批科技爱好者脱颖而出。
4、深化法制教育。区教委开展了生动形象直观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狠抓主渠道,上好法制课,提高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加强后进生管理,对犯有过错学生成因的调查、分析,把流失率、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开展法制教育讲座,聘请公、检、法、司法制教育宣讲团深入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收到很好效果。
三、搞好家庭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家庭教育是我区德育工作的特色之一,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为促进这项工作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区教委制定了《河东区家庭教育大纲》、《关于办好家长学校的几点意见》,在家长学校管理中做到四落实,即教学、计划、教学时间、教师队伍,教学考核内容的落实。在办学模式和授课方式上灵活多样,调动了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积极性,我区家长听课率一直达100%。我区还发挥家长学校在“减负”中的作用。
1990年来,我区召开了八届优秀家长表彰会和三届优秀家长学校表彰会,800多名优秀的家长受表彰。99年在北京召开的“九五时期全国社区教育课题组第三次研讨会”我区代表天津市作了题为《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优化育人环境》的经验介绍,展示了我区家庭教育十年的丰硕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