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发祥什锦麻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东报》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05232
颗粒名称: 桂发祥什锦麻花
分类号: F76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桂发祥什锦麻花是天津著名的小吃之一,被誉为津门风味小吃的“三绝”之一,与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炸糕齐名。桂发祥什锦麻花有近百年的历史,起源于河北省大城县的范氏兄弟,他们在桂发祥麻花铺学习并掌握了制作麻花的技艺。出师后,范氏兄弟各自开设了麻花店,并通过竞争使麻花的质量不断提高。随着质量的提升,桂发祥什锦麻花逐渐成为享誉天津的小吃之一。该麻花店原址位于东楼十八街,因此也被称为“十八街麻花”。桂发祥什锦麻花在全国范围内逐渐闻名,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曾赠送给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获得称赞。最近,桂发祥集团研制出一根巨型大麻花,被确认为吉尼斯世界纪录。麻花的制作需要注意发面的温度和时间,在面中加入各种小料,并采用适当的油温炸制。制作完成后,麻花酥脆香甜,口感独特,经久耐放。
关键词: 河东区 桂发祥 什锦麻花

内容

桂发祥什锦麻花和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为津门风味小吃的“三绝”。
  桂发祥什锦麻花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年,从河北省大城县逃荒来到天津卫的范氏兄弟俩,在桂发祥麻花铺给掌柜刘老八当小伙计。他俩在学徒期间,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把师傅的技艺全部学到手。出师后,他俩分别成了家,并且经营了两个“夫妻店”。由于互相竞争,精工细作,技艺精湛,使麻花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水平超过了他们的师傅,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使桂发祥什锦麻花逐渐成为天津著名的小吃“三绝”之一。又因为桂发祥什锦麻花店原址东楼十八街,所以又叫“十八街麻花”。
  1959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商品展览会上,桂发祥什锦麻花就在全国叫响了。1970年,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展出了每根重达1500克的麻花,从此名扬海外。七十年代,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天津时,桂发祥什锦麻花店赠送他一根重1000克的大麻花,亲王赞不绝口。最近,桂发祥集团研制的长1.55米直径0.29米,重达25公斤的巨型大麻花,被确定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我们自己也可以试着制作麻花。
  首先发面,要注意一年四季的温度,必须保持在18℃左右,和面的水要做到冬热夏凉春秋温,发好的面要求不嫩不老。然后往里加入各种小料,如桂花、麻仁、冰糖、桃仁、青梅、青丝、白糖、红丝、闽姜等。
  把这些小料与面和好后,就开条、压条、搓条。搓条时粘上些芝麻,长度控制在33厘米左右,两头捏紧合在一起,一手向外一手向里,搓成麻花状,即可下油锅炸制。炸制用花生油或菜籽油,还要加入芝麻油,但切忌用动物油。油温要掌握火候,即不冒烟为宜。下锅待大体定形后,用筷子轻轻拨动,半小时后,浮出油面,即可捞出。在麻花的缝隙里放些花生米末、小冰糖块,即可食用。
  这时,只要你咬上一口,就可以体会到酥脆香甜的滋味,而且,经久存放不绵不变。

知识出处

河东报

《河东报》

《河东报》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市河东区委员会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周金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