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来,河东区第十七幼儿园(下简称十七幼)在区教委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发展成为一所颇具规模的中型幼儿园,并且自1994年至今连续六年在区教委评估工作中被评为河东区优秀园所;连续十年被评为区精神文明单位;1999年还被评为”创建万新精神文明示范地区先进单位”。
十七幼全力贯彻幼儿健康为主的教育内容,并在建园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了系统建构。同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做到“一个创设,二个加强”,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环境的创设
十七幼根据幼儿的特点,从安全、卫生、教育三个方面的需要来创设环境。
1、合理利用环境,优化环境
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室内活动空间,十七幼发动教职工利用双休日和工作之余,结合幼儿的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的需求,精心为幼儿创设了七个不同的活动区,这些活动区的环境布置及材料投放都是由师生共同参与制作的,体现了环境育人,环境会“说话”。
为了给幼儿提供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园内投资40万元修整了900多平方米的场地,添置了许多户外活动器械:如鳄鱼荡船、投球栏等等,并且开设了“跑、跳、钻、爬、投”等各个体育活动区域,这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最近十七幼将“一切为了孩子,培养全新儿童”的办园宗旨镶嵌在园内最醒目的地方,这两句话已成为全园教职工的行动指南和工作目标。彩旗招展的檐墙上还新添了一个宣传幼儿园特色的橱窗,并且将幼儿膳食按日子予以公布,让家长通过观看样品,来监督幼儿园伙食。另外,幼儿园将二楼活动室的窗户统统装上护栏,并在上面画上了形态各异、色彩鲜明的小动物,这样既安全,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为了确保幼儿饮食安全,最近十七幼重新装修了幼儿食堂,新添置了冰箱,还计划按装4个防窃窗和做到了生熟食品分开,保证幼儿伙食达到了《食品卫生法》的标准。
2、解决了“冷水洗手漱口”的问题,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冬季幼儿洗手、漱口曾是十七幼多年来面临的老大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园里想尽办法,于1998年年底请来专业人员,安装了热水器,并配备了温水桶,从而实现了用温水洗手、漱口。这样既保证了幼儿的健康,又节约了水资源,也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采取各种途径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十七幼主要是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入手,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为基本内容,包括情绪、情感、个性心理品质、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培养。幼儿园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将上述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游戏、情境行为练习等多种方式加以实现。
1、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
十七幼十分注重幼儿品德教育的全面发展。几年来除按《品德大纲》要求实施教育工作外,还坚持有计划、有目标、有安排,内容具体的“周一升旗活动”。通过蓝天白云下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使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认识了国旗,知道国旗是祖国的象征,知道要尊敬国旗、爱护国旗,还要通过唱国歌,激发幼儿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
十七幼还结合建国五十周年及澳门回归祖国,开展了爱家乡活动,把幼儿带到社会上,带到大自然中去。他们组织幼儿游览了“河东公园”,参观了万新村的小区,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天津自然风光及一些新的建筑、名优产品等,从而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为了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幼儿园为幼儿开辟了种植园地。春天,教师带领幼儿参与种植活动,使幼儿了解了种植的过程,学会了观察记录;秋季,带领幼儿收获自己种植园里结的果实,让幼儿从中体验收获的喜悦之情。另外,还组织幼儿到东郊果园和稻田去参观,让幼儿听老农伯伯讲水稻的种植、收获过程,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及应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注重幼儿的养成教育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知识与道理的获得、习惯的养成,基本是在感性活动中得到的。因此,他们尽可能为幼儿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如为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十七幼每班配备两个水罐,保证幼儿随时喝到温度适宜的水;为养成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幼儿设制了系鞋带儿、系扣子的模仿用具,这些物质条件的创设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及自我服务意识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十七幼除了利用“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向幼儿一点一滴地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自理能力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请了“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战士们来园为幼儿进行队列操练习和叠被的表演活动,使幼儿懂得了做事要认真、有条理。在观看解放军叔叔操练与解放军叔叔谈话过程中,幼儿了解到部队的纪律非常严明,训练也非常刻苦,从而教育了幼儿从小应当学习解放军自觉遵守纪律,不怕苦的精神,懂得了做人、做事要有坚韧的毅力和严谨的作风的道理。
采取多种途径,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1、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十七幼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各种基本动作,激发了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除做早操、组织幼儿大型活动和器械活动外,他们还为幼儿编排了全园性的“韵律操”和“自制器械操”,来加大户外活动的力度。根据季节的特点,冬季还开展了早锻炼活动,教师们投放了大量的自制活动材料,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全园幼儿早上都能积极来园参加早锻炼,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减少了发病率,而且增强了幼儿耐寒力,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1999年,十七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开展了远足活动。在每次远足活动前,教师先行一步去了解并设计远足路线和制定远足活动计划。要求来回路线要有所不同,每次远
足活动前后教师都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承受力,并随之调整远足计划。在活动中,还特别注意将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幼儿园的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活教材,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远足活动后教师还要同幼儿进行谈话,了解幼儿对远足活动的感受,从而巩固了幼儿对经历事物的印象和认识。十七幼还在延伸活动中运用绘画、粘贴和建筑游戏等多种形式反映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积累的图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才能和形象思维。
2、加强膳食搭配,保证幼儿正常身体发育
为了确保幼儿健康,提高幼儿伙食质量是关键。十七幼曾先后两次派管理员和保健员参加市区培训,请高级面点师和厨师来园进行实际烹调技术指导,带炊管人员先后几次外出参观学习,还组织炊管人员自学有关操作知识等等。自1999年3月起,幼儿园先后四次向家长和社区开放了幼儿早、午、晚餐的自助餐活动,以食品的“色、香、味、鲜”等特点,引起幼儿的食欲。到目前为止,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已能为幼儿自制面点花样28种;荤菜品种达24种;素菜品种达29种。该园开放的四次自助餐活动的录像在河东有线电视台和对全区优秀园所开放中进行展示,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通过自助餐活动还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热爱成人劳动成果的情感;增进了幼儿的食欲,也使幼儿从中懂得了爱惜粮食,真可谓一举多得。
近期,十七幼还根据“园内一周食谱”安排,为家长提供了幼儿双休日的建议食谱。今年3月起又利用每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增加向家长幼儿介绍食谱和各种营养学知识,都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好评。
为了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幼儿园学习了有关资料和先进经验,在晚餐后为幼儿增添了甜点,如玉米、藕片、山芋、苹果、香蕉、梨片等帮助和促进幼儿的消化,并由保育员及家长协助统计幼儿每天的排便情况,做好观察记录,由保育员统计后每天上午送到保健室。保健员根据幼儿排便随时与食堂配合不断调整食谱。如发现有的个别幼儿排泄有困难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3、加强幼儿保育工作,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在卫生保健工作中,十七幼各项登记、建卡工作管理规范,严格落实各项消毒制度。保健员还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定期下班为幼儿讲解卫生知识,促进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如为大班幼儿讲解牙齿和胃的功能。教育幼儿如何预防龋齿,要求幼儿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和吸收。班内还设“饮水栏”,鼓励幼儿多喝水,降低了发病率。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除做好日常预防接种外,坚持在发病期为幼儿集体投药;为了减轻家长负担,卫生保健员不嫌麻烦,给幼儿喂汤药,使家长深受感动。
4、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综合系统工程。十七幼积极探索家长工作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树立大教育观,利用多渠道开展家长工作,坚持采取多种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帮助家长转变观念,科学育儿;坚持家园经常沟通联系,实现同步教育;建立了家访制度、问卷调查制度、家园定期沟通制度、开放半日活动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设立了“家园园地专栏”,使家园教育目标形成一致,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策略,开展有效教育;坚持举办专题家长学校,请到市幼教专家谷锦屏教授、李玉明主任进行了专题讲座;坚持多方听取家长和社会意见,及时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育工作。实践证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方位努力,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全面育人的教育任务。
几年来,十七幼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园幼儿出勤率达85%以上;幼儿查体率达100%;增磅率达98%;幼儿身高增长率达100%。与此同时,幼儿园声誉也不断扩大,幼儿入托率很高,十七幼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园所,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目前,河东区第十七幼儿园在区教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区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创新力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新的一级园所的目标奋进,群策群力将十七幼办成一座全新的儿童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