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疲劳,人们都会想到由于长期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使人感到十分疲惫无力,这是生理上的疲劳。而心理疲劳是因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使大脑皮层受抑制的结果。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疲劳以至身体和精神上无法承受;二是由于家庭不和,工作受挫,学习不顺利等因素的影响,使人心情抑郁、焦虑;三是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四是缺乏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周围有很强的干扰或总有人在身边打扰;五是长期从事单调、重复、枯燥的活动,产生心理饱和。
心理疲劳表现一般为:情绪低落,心烦意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旺盛的精力,易疲劳,做事力不从心,甚至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佳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招致多种疾病,甚至神经系统受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心理疲劳呢?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是:放松!学会在工作中让自己轻松愉快。
首先从肌肉开始放松。我们假定从眼睛开始,身体向后靠,闭上双眼,默默对你自己的眼睛说:“放松、放松,不皱眉头、不皱眉头、放松、放松……”不停地慢慢重复约一分钟。就在刚经过的一分钟里,你就可以窥知自我放松的奥妙,感到有只手把紧张拉走了,两眼肌肉开始“听话”了,此种方法同样可用于颈部和面部的其他肌肉。
肌肉放松,不仅有助于减轻机体劳累,更重要的是使你能“集中精力”地放松一下自己,把自己从沉重的心理负担中走出“小歇”一会儿,把忧愁和烦恼都去除了。此外,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兴趣。工作要有目标和方向,不断地激励自己,以取得预期的成功。工作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强调用脑卫生。工作、学习要科学安排,生活要有规律。努力排除外界干扰和影响,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分的睡眠。要适应周围环境,与同事、同学处好关系,交流思想,在快乐的气氛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学习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