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爱月歌月,以月为伴,视月如友。儿时对月亮充满憧憬,月亮寄寓着他美妙的幻想,“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青铜镜,飞在青云端”;月亮可以慰藉他的故乡之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有时欣然应邀,排遣他的忧愁,解除他的寂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回,我舞影零乱”;作为知己,月亮往往悄然而至,传他的信息,长他的豪情,“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我寄愁心与明白,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生值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期,怀大才,抱大志,却不能施展才华;又傲举不群,放荡不羁,昂然处世而不随波逐流。月亮是皎洁清澈纤尘不染的,宁愿清冷静居,也不肯同喧嚣嘈杂、腐败恶浊共处。李白爱月恋月,多次歌月吟月,正表现了他明月般高洁明澄的品节。
在李白众多吟及月亮的诗歌中,《峨嵋山月歌》是一首专题写月、专一抒发同故乡明月一腔依依惜别之情的低吟慢咏。
此诗写于开元13年(公元725年),26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轻舟行于一泻千里的江水之上,举首仰望时遮时现的山间的故乡月,一丝依恋之情陡生心际。
首联首句“峨嵋山月半轮秋”。峨嵋山,在四川省峨嵋县西南。开篇点客船行经之地;序为凉秋;月亮呈半圆形,可知日期既非一月之中,又非月末和月初,而时辰则在夜间。半轮明月当空,秋凉阵阵袭人,峨嵋山苍苍翠翠的巍峨身姿,清晰可睹。只字不写诗人,而多情诗人飞动的目光和激动的心绪可知。
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平羌江,源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而入岷江。半轮秋月,刚才还高衔于峨嵋山巅,转眼便在浩浩的平羌江面漂浮不定。不写诗人,但诗人俯视江月、凄然神伤的形象可见。
下联首句“夜发清溪向三峡”,补叙出发地点、时间和去向,“夜”字与首联两句的“山月”和“影”相照应。自西而东,诗人此行是要远离故乡,开始他求仕之路,前景如何,难以下料。沿途之上,诗人仰望家乡的山,俯视家乡的水,依恋皎洁又缠绵的家乡月,这种如痴深情,概源于将要宦游他乡的游子之心。至此,首联两句初步得到了照应。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确解应是:我思念你呀——家乡的明月,因为我要离开故乡渝州顺江东下。如果说“夜发清溪向三峡”只是初步照应上文,那么这最末一句则明朗交代出对家乡明月依恋不舍的根由。
历代某些鉴赏家,凭一“君”字便判定此诗乃一般赠别诗,是为怀念峨嵋山中某位朋友而作。如以“君”为某人,全诗便上下不协。首联两句;从不同角度表现对峨嵋山月的眷恋,哪能于结尾处突然冒出个思人的意思来呢?况标题赫然,诗人恋的是家乡的山月而非某人。“月是故乡明”,恋家人的月,就是眷恋会期难再的家乡。何等含蓄!苏轼乃李白的异代知己,他赋诗道明李白心迹:“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我们不妨劝告今之不能“解道”李白此诗的读者,皓月当空时,请登上高楼,一下子便恍然而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