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提出这个题目,是因为在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科学管理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最近,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发出全面上水平的号召,并对经济工作上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也都是以管理做保证的。
乙:是这样,我们说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其中管理创新是基础。不过这里说的是科学管理,而不是直到现在一些人还喊在口头上的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打秦始皇时代就有,科学管理则体现了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执著追求。
甲:自产业革命以来,管理经历了两次演进。第一次是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演变,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第一次演进的先导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这对于经营单一、规模小、由个人拥有的传统企业是一次革命性的冲击,引发了第一次管理革命。这样经历了几十年,才在汽车工业中率先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其后又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企业从无到有,形成燎原之势。
乙:第一次管理革命最突出的成果,就是现代工商企业不断产生,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日益加深,一支职业化的经理队伍的形成。
甲:那么,自现代企业成为世界经济主流的今天,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愈来愈挑剔,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球变得愈来愈小,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无论大小,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全球极不稳定而又高度活跃的环境中,企业务必学会如何生存、发展、兴旺。这就带来了第二次管理革命。
乙:我们注意到,9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者注重流程改造、组织修业,推崇文化创新和人本管理等,无一不在促进第二次管理革命走向深入。
甲: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人们津津乐道的全球500家大企业为例。每当推出新的年度的“500大”时,我们都会发现有些熟悉的企业不见了,为什么?对这一现象,美国一家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曾作过研究,结论是:现代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40年,比人的寿命要短,因为经营管理落伍!
乙:所以说,科学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对此,我们的企业管理者确实应该警醒。
甲:容易忽视的地方就是最关键的所在。管理在企业“顺风”时不易受到重视,而在企业面临存亡时,往往又顾不到它。其实企业的发展有多种因素,而管理是最基本的,作为真正的企业家,不能被所谓一时的发展所迷惑,因为它往往掩盖了管理落后的事实真相。
乙: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些企业管理者,口头上喊加强管理,而实际上热衷的是另一套;有的企业谈起科学管理,往往只重视技术,忽视了管理本身的发展;还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从没认真地把管理当做重大课题来研究;一些私企,在得到初步发展和壮大之后,仍旧摆脱不了落后的家族式管理……
甲:解决这些问题,我看得把握两条,一是要切实提高对企业科学管理的认识,转变一些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旧观念;二是要虚下心来,努力学习有关科学管理的知识,特别是研究借鉴先进企业包括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方法和模式。有了这两个前提,才会自觉的创造性的搞好企业科学管理。
乙:是的,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像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成本管理、技术研究管理、营销活动管理等,哪一个拿出来,又都是专门的学问,而且其本身还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
甲:因此,还要让大家知道,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营实践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应不断更新。另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和条件,因此,每个企业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
乙:的确如此,就管理的模式来说,没有哪一种能包打天下。社会在发展进步,企业所处的环境又动荡多变,管理必须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我理解主要是对传统的扬弃,对实践的出新,对外来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的消化吸收。
甲:当然,创新是全方位的,概括起来就是管理思想、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要创新。
乙:我想,说到这里该送给大家一句话了,就是跨进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技术通过信息交换网络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将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转变,管理作为资源整合的系统方式,也必将相应发生重大变革。凡是有远见的管理者,势必要通过努力,主动走在潮流的前面。
甲:影响企业竞争力、左右企业实绩有两只手,即看不见的市场力量之手和看得见的管理之手。如何让这两只手在企业运营中携手合力,特别是以管理之手去迎合市场之手,借力发威,乃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