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对教育问题的谈话》,总书记要求全社会要高度重视推进素质教育,明确强调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又要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作为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应当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为此,记者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及时采访了区教委主任吕德贵。
记者:减负是指什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吕主任:减负的全称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五多,即课程多、课本多、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我们提倡减负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以前的作法。我们应当理解课业负担过重只是某些校长和老师好心帮倒忙。但我们必须看到课业负担过重的严重影响。由于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课外活动不能参加,长期下来影响孩子的身体、心理等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依我看,这个多年来形成的顽症确实很严重、必须彻底予以解决。
记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怎样形成的,区教委将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吕主任:形成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社会方面的,有教育系统内部的,也有教育系统外部的,因此我们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教育行政方面要解决教材过多的问题,出台新的教材、新的教育计划、新的教学大纲,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基层来说,要实现“两上两下”的目标,从教学角度讲,教师的教学水平要上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要减下来。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讲课,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当堂讲授,当堂消化,解决课堂效率的问题;从管理角度,校长教学管理水平要上去,校领导的管理精力要下去,也就是要把眼光盯在课堂上,精力放在教学上,认真执行教育部和市教育局的有关规定,综合治理,形成合力,切实减轻学生们过重的课业负担。
记者:当前,许多学生家长对减负有一定的疑虑,担心会因此影响学生的学业,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吕主任:这个问题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很关注,我想这首先需要我们辩证的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减负是指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学生学习没有负担是不可能的。玩玩闹闹培养不出栋梁之才。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还是要教育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刻苦读书、勤奋学习。减负不是不留作业而是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再者,在教育尚未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信息立交桥”时,我们还要把高考、中考等有效形式作为监测、控制、督促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一个手段。教育部门更要加强教育、加强管理、严格行政,确保在减负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广泛与家长联系沟通,形成共识,尽早研讨解决减负中出现的新问题,保证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