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见汉沽的海,惊诧于她的宁静与柔和,不似想象中的那样汹涌澎湃波涛不止。友人告知,这是因为海水浅,海底有好长一段平缓的坡,那船非等涨潮才能上岸。果见远处帆帆点点,那是早出的渔民在等水涨后载鱼而归。
第一次看见汉沽的人,深感被海风熏陶之中所独具的那股纯正与真挚。从一进门,汉沽文化馆的玉梅大姐那爽朗的笑声,体贴温暖的照顾,便使人多了几分亲近。而那日座谈会上她的发言,至情至真,她为文学捧出的一颗拳拳之心,使在场的人无不震憾,艺术敏感度极高的简宁竟至感动异常,热泪满面,从此便摽住这位大姐,再也不松手。
海边观景,乘兴而归。车外路旁,一块块晒盐地星罗棋布。耳旁的高老师告知:这海水经过一个盐滩一个盐滩的过渡,含盐量逐渐增高,最后盐就自然结晶,凝结在结晶池里,用耙子扒上来,就是盐了。汉沽这种独特的平缓泥滩,水不下渗,象碟子一样托住海水,给人类奉献着盐……就是因为这里盐碱度高,所以不长树,唔,我恍然大悟,怪不得车开了半天,视野极阔,原来这里不生草木,却得了一份得天独厚的馈赠,看来,大自然是公平的。社会也如此,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才能为社会贡献出一些有光有热的点滴。
“我们这的海货没有沙子”,说这话的是王雅鸣,玉梅大姐的帐下大将。初见雅鸣,印象他只是个英俊小伙,但后来听他讲述《放船》的构思以及在讲述中澎湃的激情,我便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一颗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真诚的心,这种真诚于文学是何等的重要。
海水依旧,一任岸上桑沧轮换。海边的人,就像那海,温和、平凡而真诚,这真诚淳厚而绵长,大海以她的无私默默地向人类奉献着丰藏,而汉沽的文学同仁们则默默地把贴近生活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热爱生活的人们,他们保留住了那一份似海的真挚与纯净,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份珍藏。